“伊斯蘭國”為何四處毀古跡?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道,在敘利亞、伊拉克肆虐的“伊斯蘭國”日前又毀掉了一處有2000年曆史的古跡,這次遭殃的是敘中部曆史古城巴爾米拉(又名臺德穆爾)標志性建築——凱旋門。

敘利亞文物部門主管阿蔔杜勒——卡裏姆表示,根據交叉驗證後的消息,巴爾米拉的凱旋門已經於4日被“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炸毀。卡裏姆介紹說,凱旋門位於巴爾米拉古城入口處,是古城遺跡中最壯觀的建築之一。

據報道,“伊斯蘭國”表示,之所以要炸毀凱旋門,原因是他們認為拱門上的雕花飾紋屬於盲目崇拜。

巴爾米拉古城坐落在大馬士革東北部約215公裏處,是一座古羅馬風格遺址,擁有“沙漠珍珠”之美譽。它有2000多年曆史,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5月份攻占巴爾米拉後,已毀壞了多座古代陵墓和遺跡。其中包括著名的巴爾沙明神廟和貝爾神廟。他們還殘忍地殺害了82歲的著名考古學家哈立德·阿薩德。

事實上,“伊斯蘭國”此前占領伊拉克北部地區後,已經大肆毀壞了尼姆魯德古城遺址和哈特拉古城遺址,並且劫掠了大量珍貴文物。

分析人士指出,“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如此仇視這些古跡、遺址,進行毀滅性的的破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他們要清除所到之處的其他文明。在他們眼中,凡是他們認為不符合伊斯蘭教義的文化遺產、文物都是不好的,都要加以清除。

其次,他們試圖通過此舉來證明自身的“血統純正”,以期吸引更多極端分子加入。

再者,他們在毀壞大型文物的同時,大量掠奪和兜售中小型文物,以此來補充維持軍事活動所需經費。波士頓大學考古學家丹蒂說,掠奪文物已成為“伊斯蘭國”組織籌錢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