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老人”佩雷斯,他為中東和平進程做了什麼?

新華網

text

資料圖:佩雷斯

【亞太日報訊】以色列前總統佩雷斯28日淩晨去世,享年93歲。中東多戰爭,時勢造英雄。與沙場成名的中東戰爭英雄不同,佩雷斯的國際聲望更多來自談判桌前——他被公認為“和平老人”。他幾乎將一生奉獻給了中東和平事業,儘管和平的光亮仍未照進黑暗的現實中。

從鷹派到鴿派的轉變

佩雷斯是以色列國家建國的元老,從政60餘年。1948年,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作為以色列國防部駐美使團團長的佩雷斯,一直在美國為以色列的命運奔走呼號,籌集資金和武器裝備,包括動員更多的猶太人回以色列,保衛新成立的國家。

早年間,佩雷斯也曾拒絕與阿拉伯國家和解。但是,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1977年曆史性訪問以色列並於次年與以方簽訂《戴維營協議》、達成和解後,佩雷斯的立場開始轉變,他支持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爭端。他深切認識到,儘管以色列贏得了歷次中東戰爭,但如果不能實現和平,就無法避免新的戰爭。

促成和平協議,開啟和平進程

1993年,時任外長的佩雷斯和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巴勒斯坦前領導人阿拉法特促使以巴達成和平協議,這是以巴領袖的第一次“握手言和”。1994年,三人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表示,當年以巴之所以能開啟和平進程,就是歸功於佩雷斯和拉賓天衣無縫的搭檔。然而,在中東這塊土地上,宗教、民族、歷史等矛盾深度交織,實現和平異常艱難,這不可避免會讓政治領袖做出犧牲,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佩雷斯的老友——時任總理拉賓,1995年在一次和平演講後,倒在了猶太極右分子的槍下。佩雷斯本人,也曾因堅持和談立場,被一些以色列民眾斥為“叛徒”,並在選舉中失去總理大位。令人欽敬的是,儘管付出政治代價,佩雷斯對中東和平矢志不渝。2003年,佩雷斯在自己80歲壽筵上,懇切地告誡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在我們這個年齡,只有一個現實問題—不是我們活多久,而是將給我們的孩子留下什麼。”

推動撤離加沙計畫,結束38年佔領

2005年,時任副總理佩雷斯與時任總理沙龍合作,推動了以色列撤離加沙計畫的實施,從而結束了以對加沙地帶長達38年的佔領。沙龍於2003年底提出的單邊行動計畫,根據這一計畫,以色列於2005年7月開始撤出加沙地帶所有的21個定居點和約旦河西岸北部4個孤立的定居點。

這是自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首次主動撤離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的定居點。然而,以色列國內對於撤離計畫分歧嚴重,在支持與反對派無法達成共識時,佩雷斯堅定反對任何延期實施撤離計畫的提議,因為“我們必須記住,被撤出的定居者的孩子們9月1日要在新居住區上學”。

2005年9月20日夜間,以色列國防軍撤出約旦河西岸北部最後兩個猶太人定居點。至此,以色列單邊行動計畫正式宣告結束,以色列對加沙地帶38年的佔領也就此結束。

2007年,佩雷斯當選以色列第九任總統,當時已是84歲高齡。雖說總統職位在以色列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權力,但佩雷斯從未停止過爭取和平的努力。

他的遠見和堅持,讓人們看到了理性的力量與和平的希望。歲月如浮雲,彈指一揮間。"和平老人"已逝,巴以仍然衝突不斷,和平之路,血光茫茫。中東,期待新的和平勇者。(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