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刘艳
5月18日下午4点,华为在第十七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针对华为修改直接产品规则的媒体声明》(以下简称《声明》),直接驳斥*“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扼制华为的发展,无视诸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担忧,无底线地扩大并修改直接产品规则。”*
5月15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一周年,当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的临时许可再延90天,同时,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针对华为出口限制的新规定,只要用美国设备与技术帮华为生产产品,都必须得到美国批准。相关商务部行政令的公开审阅版已经可以下载,5月19日完成校对修订后正式发布。
这种供应链上的软硬件无限追溯,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华为业务。华为正在对此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在承诺会尽最大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希望客户和供应商与华为一起尽力消除此歧视性规则带来的不利影响。
封堵华为全球小伙伴
时隔一年,美国终于祭上打压华为的终极手段。
和预期一样,BIS规定直接瞄准对华为出口的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产品。在美国境外生产的产品,如直接使用受到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监管的技术或者软件,或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厂房直接使用了受到美国《出口管理条例》所监管的技术或者软件,同样应当受到该条例监管,需要获得许可证方可出口。
按照华为员工的解释,只要生产链中有一丝美国的技术,就有可能受到出口禁令影响。 产品线即便使用了一个美国制造的螺丝刀加工的产品出口至华为,就算使用了美国技术。
但是,这次新规并没有直接就以上定义产品对华为实行出口禁运,而是要求所有涉及到相关产品对华为出口的企业,需要向BIS申请出口许可。发放许可的准则依据,没有给出明确定义。
这意味着华为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都要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华为累计有2000多家供应商,若该规定实施,美国商务部将迎来史上最繁重的工作。
该规定对5月15日已经开始生产的产品,给出了120天的宽限期,暂时不受到新的禁令约束;在这期间内,国际局势将如何发展,尚难预测。
全球与华为相关的供应商都被美国硬推到了台前,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站队就要发生,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地缘政治压力下、在其自身商业考虑下,可能不得不面临“站队”选择。
全球产业链面临全所未有打击
半导体领域知名专家、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华为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美国精准打击华为,打击的是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产业链,这已不是华为一家的事。”
如华为《声明》中所说“本次规则修改影响的不仅仅是华为一家企业,更会给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过去一年,在大量产业技术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华为艰难地生存并努力向前发展。当今世界已形成一体化协作体系,这个体系不应也不可逆转。标准和产业链割裂对任何一方都没有益处,会给整个产业带来严重冲击。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第十七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发言。图片来源:华为微信公众号
《声明》指出,“长期来看,芯片等产业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将被破坏,产业内的冲突和损失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打压他国企业,必将削弱他国企业对使用美国技术元素的信心,最后伤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利益。”
张国斌表示,对美国科技公司来说,商务部的举措可以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第一轮禁令就让一群美国公司蒸发了几十亿美元市值,让大批小运营商的设备断了维护。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席 John Neuffer 在接受采访时亦表示,这一举措会给整个行业的全球产业链带来打击。
张国斌表示,美国这种不合国际现行通用贸易规则的规定,对产业链带来打击前所未有,但人为的藩篱阻止不了市场需求与商业逐利动机,中国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全球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关美国公司对这一规定引发的连锁反应深表忧虑。
倒逼中国补足产业链竞争力
这是任正非早就预料到的打击。
前所未有的长臂管辖和打压下,华为的业务虽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依然健康向上。
去年美国出台对华为禁令时,华为反应非常迅速,几乎在一个月内,便启动了统称为BCM的一系列动作:研发加班加点进行版本切换,降低美国部件比例,制定一线与客户界面的沟通方案等,华为很快便进入有条不紊的工作中。
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高科技企业可以脱离美国技术而存在,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华为在应对美国全球供应链脱钩做再多的准备也不可能零使用美国技术。
2009年,任正非在四川旅游时,写的文章《深淘浅,低作堰》中有句话:“未来的竞争将是一条产业链与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的整体强健,就是华为生存之本。”
图片来源:华为微信公众号
这段话如今放到现在仍然不过时。
张国斌说:“这一年来,华为一直处于战时状态,通过与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华为扛过来了。从这一点上看,华为不是孤军。但华为不是神,需要国家支持,更需要产业链继续团结。”
张国斌认为,华为再遭封堵,将倒逼中国把产业链补齐。类似的挑战,未来会越来越多,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应具有一定的底线思维,做好极端条件下全面切换和应对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