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 | G20杭州峰會四大關鍵詞:創新、開放、發展、綠色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第十一次峰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這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也將是近年來中方主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國際峰會。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峰會的主題設定、會議安排和成果設計,緊扣當下世界經濟的癥結,與中國新的發展理念息息相通,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也凸顯了中方推動G20機制轉型,引領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理念。

創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源

杭州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創新增長方式”則是重點議題之一,旨在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下設的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議題均係首次納入G20議程,並在中方推動下分別建立專題工作組。

“中國在設計今年峰會的主題和具體議題時,既體現了中國理念,也反映了世界關切。特別是創新,這是提高全球經濟潛在增長率的關鍵。”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說。

“創新是當前中國和世界都必須走的路。技術創新、經濟環境調整、制度變化、結構改革,都是為了提高經濟增長水準。”姚枝仲說。

目前,各方已原則核準了G20創新增長藍圖及創新行動計劃、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和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開放:促進國際經濟合作

中方今年推動將貿易投資擺上G20議程,併為此打造了G20貿易部長會和貿易投資工作組等機制化平臺。7月在上海舉行的G20貿易部長會議發佈了G20歷史上首份貿易部長聲明。

中方今年還推動G20制定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將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為加強全球投資政策協調做出了貢獻。

“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時候,各國政策制定者傾向於保護本國經濟貿易的做法是短視的。經濟需要交流合作,保護主義已經無法像幾十年前那樣帶來明顯好處,只有開放才能獲得強勁的增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黃薇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說,本次峰會主題中的“聯動、包容”都體現了開放的思想。聯動強調了當今世界經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誰都不可能獨立於世界經濟體系之外。包容則是說,在開放的經濟體系中,要把全世界盡可能多的人納入到全球化帶來的福祉當中。要促進世界經濟的開放,就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強政策協調和國際經濟合作。

發展:謀求長遠包容性增長

杭州峰會也將是G20歷史上發展特色最突出的一次峰會——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與會的發展中國家也是G20歷史上最多的。

據悉,中方邀請了東盟主席國老撾、非盟主席國乍得、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塞內加爾、77國集團主席國泰國,以及哈薩克斯坦、埃及兩個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大國出席杭州峰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關注發展問題其實是從更長遠角度考慮世界經濟的增長問題,也體現出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議題從短期問題向深層次和中長期問題延伸。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認為,發展在此次峰會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體現了中國將全球治理惠及每一個人的理念,體現了發展的包容性。從增長到發展是今年的一個重大突破,沒有綜合和包容的發展,任何增長都會顯得空洞無力。

此外,分析人士表示,本次G20杭州峰會突出的發展特色也體現了G20這一平臺的執行力。

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說,這次G20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的行動計劃,既包括集體行動計劃,也包括G20每個成員國別的具體舉措和行動。“通過集體和國別行動拿出實際舉措,將G20成員的工作同可持續發展議程統一起來,為國際社會做出表率。”

“G20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是國家領導人直接參與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國家領導人的直接參與、完整的組織架構、工作組的設定保證了G20的執行力。如果會議成果達成,將對世界經濟發展作用重大。”黃薇說。

綠色: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今年,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議題引入G20議程,推動建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以鼓勵各方根據各國國情,深入研究如何通過綠色金融調動更多資源用於綠色投資。

“專門成立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有助於推動各方在融資安排上優先投入綠色領域,改善全球生態環境,提升全球的經濟增長潛力。”姚枝仲說。

賈晉京表示,過去的經濟危機首先是從金融領域引發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交易行為過於關注快捷利潤,忽視了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也是中方提出綠色金融的重要原因之一。

浙江省和杭州市也將綠色環保理念運用到峰會的籌備過程中。據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介紹,杭州堅持追求品質與節儉辦會相結合,以現有場館為基礎,突出特色和環保等重點,對相關活動場地作必要改造提升。杭州還全方位進行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治理,主城區的公交車全部用上清潔能源。(記者郝亞琳、王慧慧、崔文毅、許可、潘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