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活常態:晚睡晚起

新華社

text

人們習慣把大學生形容為“朝陽,但在大學校園中,如果不是早晨有課,能夠早起迎接朝陽的學生並不多。

大學生晚睡晚起的現象十分普遍,有的大學生把“12點睡,12點起當做規律的作息時間。為了不讓學生們繼續賴床,許多大學舉辦了“有獎晨練活動,用水果、電影票、餐券等物質獎勵鼓勵學生們參與鍛鍊,卻收效甚微。

早上7點半左右,正在開展“三走有獎晨練活動的中國人民大學操場上人影寥落:3名同學在跑步,2名同學在打板球,參與跳長繩的學生人數最多,有10多個。

組織活動的學生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活動第一天有大約200人參加,然而剛過一個月,就驟減至不到30人,每天能堅持到底的只有10人左右。

是什么讓大學生寧願不要獎品也不參加晨練?不少受訪學生回答:“熬夜太多。

有研究機構曾對中國東部一所知名大學的學生睡眠狀況進行調查,被調查的大學生中,約八成在晚上12點左右就寢,約六成每天睡眠時間在7小時以下;三成學生認為自己無法進入深度睡眠,幾乎一半學生對自己的睡眠品質不滿意。

“中學的時候,每天都被迫早起,大學自由支配時間多,自然就喜歡晚起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學生小戚說,不少人已經厭倦了中學的模式化管理,到了大學裏自律能力差並不罕見。

在很多大學寢室,晚起已經成為多數室友們的選擇,早起甚至需要有“開風氣之先的勇氣。

“舍友都不是太早起,早起的話,就有些磨不開面子了。小戚認為這種現象源自從眾心理。

此外,大學裏的社會活動更加多元化,很多人除了每天的專業課表之外,還要履行自己的“社會技能課表,這讓越來越多人的作息時間越來越“獨特。

小張同學曾任大學校報的副主編,他常常需要在夜裏工作,甚至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在學生活動中心的辦公室過一晚。

還有人單純只是為了“我的青春我做主。“不喜歡規定自己在什么時候必須做什么,鍛鍊也不一定在早晨。大三學生小向說。

在晨練現場,一位大學老師說,如今的大學生大多是90後,甚至95後,這些“新新人類熱愛自由,個性十足,更願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時間做事,自己掌握主動權。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如果大學生不喜歡規定的鍛鍊項目,應該給予他們選擇的空間。

“現在大學生課程、課外活動和生活安排各有不同,這使得個性化的鍛鍊成為更好的選擇,有的學生可能晚上要做實驗到淩晨1點,又怎麼能要求早起呢?他說。

熊丙奇認為,與其統一安排“有獎晨練,大學更應該教會學生自我管理,做好生活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