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殺契約"被指簽約交數 吳克儉:供專業使用

亞太日報

text

香港教育局網上截圖

【亞太日報訊】香港連日來學生自殺事件頻發,引起社會關注。近日,網傳香港教育局于2011年製作的“不自殺契約”,由學生簽署承諾某段期間不會傷害自己或自殺,遭到外界抨擊。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15日強調,“不自殺契約書”乃供社工及輔導人員使用,為有自殺危機的學生作深入及專業介入。

吳克儉指,該契約書內附於局方出版的“學校處理學生自殺問題電子書”。對於有評論指契約是“要學生簽約交數”,吳克儉批評該說法不專業、不負責任,更極其誤導,對防止學生自殺毫無幫助。

他呼籲各界評論學生自殺事件時要認真、審慎並建基事實,以免產生負面作用。

香港心理衛生會總主任余健新和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指,社工和心理學家的確會以“立約”(contracting)處理有高自殺風險的個案,讓受助者自殺前記起自己承諾過的事,增加求助機會。

余健新指“立約”未必是一份文件,可以是口頭承諾,內容大概是當受助人想結束生命時,會先致電社工。

余健新說,自殺是一念之間,若在這一刻間可找到人傾談就有轉機,因此契約的目的是希望自殺者傷害自己前打一通電話,讓跟進的心理學家、社工可和他傾談,知悉他的位置,或通知家人。

葉妙妍指契約是常見的輔導工具,尤其用于受助人會見心理學家後和下次會面前之間的時間。在使用契約前要有深入的評估,會以個案有沒有抑郁、失眠的情況、出現自殺念頭的頻密程度等等,評估其自殺的風險。而契約也只是與受助者個別使用,不是放在網上讓人隨意下載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