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飞
得益于放映终端的市场扩容,向来寡淡的清明档,也迎来短暂的三天爆发期。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今年清明档3天影市大盘共进账6.84亿,相较去年同期的5.86亿上涨了17%。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因口碑绝佳,迎来了次周票房的显著上涨,已轻松突破10亿大关。
让人惊讶的,倒是早已有盗版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在悄然之间逆袭了忻钰坤执导的《暴裂无声》,成为清明档的最大黑马。算上已经公映的《神秘巨星》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印度电影在1年内迎来3部破亿影片,可谓绝无仅有。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摔跤吧!爸爸》之后,印度电影只用了一年时间摘掉了歌舞片的刻板印象,迈入了掘金中国的黄金时代。
2018最佳国产片
却敌不过有盗版流出的印度片
从FIRST青年电影展走出的《心迷宫》,是2016年中国电影的一大惊喜。第一次执导长片的忻钰坤用纯熟的电影技巧,展现了荒凉山村里的荒诞现实,其多线索叙事的反复交错、调侃生活的黑色幽默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忻钰坤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在清明节公映,自然备受期待。由于小成本恐怖片《中邪》撤档,《暴裂无声》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市场想象空间。
在此之前,内地影市先后接纳了风格独特的《冈仁波齐》《二十二》《七十七天》等小众类型国产片,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开画的的《三块广告牌》也表现不俗。宣发打法更立体的《暴裂无声》有望再度提振市场对小众影片的信心。
然而,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3、被称赞为2018年迄今为止最佳国产片的《暴裂无声》,却被《起跑线》远远甩开。截至4月10日14:30,《起跑线》票房为1.46亿,而《暴裂无声》刚刚迈过4000万大关。在内地影市破亿已成“标配”的市场行情下,《暴裂无声》票房走低令人意外,《起跑线》在清明档的崛起也使人称奇。
在影评人们看来,《暴裂无声》贡献了教科书级的表演群戏与剧本设定,导演忻钰坤把每个人物、细节、线索都运用到了极致,是华语犯罪悬疑佳片;《起跑线》则更有社交爆点的基因,中产阶级、子女教育、阶层分化、都市焦虑等关键词,几乎每个都是阅读量10万+的必备“良品”。
从视听消费角度来看,沉迷于叙事艺术的《暴裂无声》能刺激烧脑神经,有相当的观影乐趣;但《起跑线》却以及格线之上的质量,探讨了更有延展性的社会性话题。
最终,比印度几乎延迟一年上映,早已盗版满天飞的《起跑线》,竟然打败了《暴裂无声》,完成了票房反超。中国市场对印度电影的“偏爱”更加明显,2018年以来,《起跑线》是继《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之外第三部票房过亿的印度片。
引进更密、票房更高、热度更大
来华半世纪后迎黄金时代
与好莱坞并称的宝莱坞,已经在中国市场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海外票房超过本土票房成为常态,仅以清明档为例,《头号玩家》在内地已经收获10.68亿,北美票房为6.10亿;《起跑线》的比例更为夸张,该片在印度票房只有750万,和内地的1.47亿相差了足足十几倍。
事实上,宝莱坞比好莱坞更早登陆中国。1993年《亡命天涯》是第一部登陆中国的好莱坞电影,而早在1971年印度电影《大篷车》就已经在中国电影院上映。上海电影节协会副主席石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电影已经在中国掀起三次热潮:
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亩地》《流浪者》,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篷车》和重映的《流浪者》,第三次就是最近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平均起来,20多年才能火一次。
引进更密、票房更高、热度更大,让印度电影的第三次热潮,比以往更加猛烈。截至2018年,共有14部印度电影在内地公开放映,引进速度在2010年后大大加快,在此之前则只有《印度往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3部影片,此后年均1部左右,2018年更是达到历史峰值的3部。而在今后,买断印度片、中印合拍俨然成了中美合作之后的又一笔赚钱买卖。
从百万级到十亿级,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急速蜕变,显示出观众认可度的水涨船高。票房振幅过大曾是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常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5400万入账,1.18亿的《我的个神啊》又让中国市场看到些许希望;长期在低位徘徊也曾是印度电影的市场痼疾,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只有1400万票房,《巴霍巴利王(上):开端》甚至只有700万收入。
但在2017年《摔跤吧!爸爸》之后,频频成为话题之作的印度电影,已经成长为热门非好莱坞进口片,《神秘巨星》的7.47亿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2.85亿,都可圈可点。
无视档期劣势
印度片已到市场成熟收割期?
每一部印度电影在华火爆,都会引发中国电影人的热烈讨论。与中国电影更偏向视觉奇观相比,聚焦现实生活的印度电影,在题材选取上更为宽广。如《摔跤吧!爸爸》探讨了女性被歧视的印度社会现实,《起跑线》聚焦了印度中产阶级的教育问题,《我的个神啊》甚至在一个宗教国家向所有的宗教大胆开炮。
或因主管部门审查尺度,或因创作主体的自我阉割,观照现实生活的中国电影,要么是折射都市男女情感纠葛的爱情片,要么是插科打诨的喜剧片,要么是无病呻吟的青春片等等,直面社会问题、拥有鲜明批判精神的电影踪迹难觅。在此情况下,有较大文化差异的印度电影依然能区别与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大片,题材红利显而易见。
除此之外,引进内地的印度电影往往以高质量著称。以豆瓣电影为评判标准,《三傻大闹宝莱坞》与《摔跤吧!爸爸》分别为9.2分与9.1分,在8分之上的也有《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我的个神啊》《我的名字叫可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5部,即便评分最低的《脑残粉》也有及格线上的6.6分。从《摔跤吧!爸爸》开始,更是连续4部电影在7.9分以上,逐渐累积的良好口碑显然会让观众把印度电影与优质划等号。
在此情况下,印度电影几乎能够无视档期劣势,也不依赖于某位明星的流量加持。如2018年上映的三部印度电影,在中国的上映时间均晚于印度,盗版甚至满天飞,但提前消耗的观影欲望,并不妨碍影片大卖,甚至远超印度本土票房,这显示印度电影已经超出了影迷范畴,越来越被路人观众所接受。
阿米尔·汗也不再是印度电影的唯一代言人,“三大汗”中的萨尔曼·汗,领衔主演《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不错表现;曾出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伊尔凡·可汗也在《起跑线》挑起大梁。不依赖明星光环,显示出印度电影在内容上的成熟。印度电影,或迎来市场成熟的收割期。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