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朝阳群众:五部分人组成,不只活跃在朝阳区

亚太日报

text

流传于网络的世界五大王牌情报组织:CIA—中情局,KGB—克格勃,MOSSAD—摩萨德,MI6—军情六处和BJCYQZ——北京朝阳群众,这五大组织中最低调神秘的莫过于北京“朝阳群众”。

“朝阳群众”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他们从何而来?有多少人?他们又是如何工作的?今天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给您揭秘真实的“朝阳群众”。

每个朝阳群众胸牌背面是这样的。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林晖

“朝阳群众”是什么人?

要说“朝阳群众”被网友封为“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绝非浪得虚名。“朝阳群众”,一个似乎无所不能的群体,从明星吸毒、藏毒,到卖淫嫖娼、刑事案件等等,不管是城市、乡村,他们似乎无处不在但却无名无姓。

“朝阳群众”声名大噪的同时,其真实身份却一直保持神秘色彩。有人说,在小区门口下棋的大爷、在广场上跳舞的大妈、戴着袖章指挥交通的引导员等都注意着你的一举一动,这就是朝阳群众的主要力量。网上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大妈”的调侃说法。

朝阳群众在帮助老人下台阶。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林晖

那么“朝阳群众”到底是什么人呢?

其实,“朝阳群众”并不是近两年才涌现出来的,早在1974年,彪悍的“朝阳群众”就曾配合公安机关在太阳宫附近抓获过6名间谍,《人民日报》1974年1月23日还发表了长篇通讯《苏修间谍落网记》来记载“朝阳群众”的光辉历史。

而现在的“朝阳群众”大概有五部分人组成:治安志愿者、党员巡逻队、专职巡逻队、义务巡逻员、治保积极分子。

如,在朝阳区平安示范小区华严北里西社区7000余居民中,热心小区治安的多达近千人。社区有200余名治安志愿者,120余名党员加入了巡逻队,还有300余名义务巡逻员,200多名治保积极分子。

依靠全区监控平台,朝阳警方实现了视频巡控“天网”与街面巡逻“地网”的有效衔接。

在重点街区,“朝阳群众”随处可见,他们可能是商场超市里穿制服的保安,可能是身穿志愿者服装戴红袖标的老年“侦缉队”,又或者是晨练遛弯儿买菜时所见的一个个平凡的芸芸路人。

朝阳区综治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据统计,目前朝阳区共有各类群防群治力量19万余人,其中实名注册的“朝阳群众”达13万余人,相当于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有277人。其中6万余名活跃的“朝阳群众”,平均每月向警方提供线索2万余条,集中反映涉及盗销电动自行车、街头诈骗、反恐、公共安全、涉毒类等线索。

物业收费员、保洁员、小卖部老板、修车摊的摊主……“朝阳群众”队伍在壮大,更多人选择不戴袖标。在社区民警杨国建看来,“下线”都是从群众中来,他们是“警察的眼睛,百姓的嘴巴”,观察一切特殊情况,反映一切居民的紧急问题。

朝阳群众在薛蛮子嫖娼案子的楼门口监控。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林晖

“朝阳群众”如何工作?

网络上有无数个版本传颂着“朝阳群众”的神通广大:平时唠嗑的一句八卦,广场舞间的一个动作,甚至擦身而过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传达了巨大的信息量。当然,在不了解“组织”编码解码系统者的眼里,可能还是会误会成,这不过是大爷大妈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

而真实的“朝阳群众”的日常,一言以蔽之,是监控社区内一切异常现象。比如陌生人进入一个小区,有大爷大妈主动问你找谁家,有可能就是你作为陌生人被“朝阳群众”发现了。

绝大多数图谋不轨、作奸犯科之徒,往往行事十分诡异,但没有一双“法眼”也有可能冤枉好人。为提高“朝阳群众”识辨“坏人”能力,朝阳区有关部门会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总结了发现精神萎靡、形影消瘦的陌生人要报告,夜间常有男子进入衣着暴露女子出租房的要报告等“八发现八报告”经验,并在APEC会议等大型活动期间组织志愿者到一线巡逻实战。

而社区民警在接到训练有素的治安志愿者报告后,往往通过跟踪蹲守、调看视频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是否抓捕。正是有了“朝阳群众”与警方的密切配合,一些人在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吸毒时却被逮个正着。而且从统计看,一年有数百起刑事案件因群众提供线索而破获。

“2015年1月,有一名朝阳区的群众直接找到禁毒中队举报,他的一个邻居每天‘昼伏夜出’,行动鬼鬼祟祟而且整夜整夜不睡觉,看着感觉像吸毒的。”首都综治办基层基础工作处负责同志说,朝阳公安分局禁毒侦查员根据这条举报线索观察了几天,发现被举报的男子的确有涉毒嫌疑,立即将这名男子控制。随后,在这名男子家里,侦查员发现了30多克冰毒。根据这名男子的交代,警方连续抓获了他的两名“上家”,成功破获了一个吸贩冰毒的网络。

普通“朝阳群众”的举报线索可能比较间接,“如果说大爷大妈们,或者停车管理员、房管员、电梯管理员,发现女孩子总是两三点钟穿着高跟鞋、短裙回来,带回来的男性还常常不同,那我们就需要排查一下她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但这里肯定需要一个寻找证据的过程。”杨国建说。

如在华严北里,曾有退休老人发现邻居的出租房内有卖淫嫖娼迹象,主动跟社区民警汇报:“女孩生活规律不同,白天也不出去上班,来找她的男孩子也不是同一个人,来了之后时间不长也就走了。”但因为没有实际证据,最后由公安民警出面联系房主,使租户退租。

“她(租客)不能自圆其说,虽然没有犯罪证据,但如果真的理由充分,她可以据理力争,不会让她走就走。正是由于心虚,也觉得小区对她来说是不安全的,所以才走的。但对我们来说,就消除了安全隐患。”首都综治办基层基础工作处负责同志说。

朝阳群众在盘问进出小区的可疑生人。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林晖

“朝阳群众”为什么这么牛

在潘家园社区,社区民警杨国建平均每月会给治保积极分子开一次会,通报近期高发案情、提示社区防范宣传重点。这个会一般都是双向的,大爷大妈们也会把自己近期的一些想法告诉杨国建。

“社区里又有新租户、手机上收到新形式的诈骗短信、谁家跟邻居闹矛盾了……大爷大妈都是义务的,但是他们是民警的眼睛和耳朵。”杨国建说。

正是这些纯粹义务巡逻的大爷大妈们,他们的勇气和责任心让人感动。

“大爷大妈的信息量其实是特别大的,收卫生费、登记出租房屋、观察小区里进进出出的人,他们其实对每个人家里情况都有一本帐;而我们可能有一些线索、有一些专业的判断,这时候再结合他们的经验,就能得到很好的配合。”杨国建总结。

多数情况下,大爷大妈只能看到“面”上的情况,而更多的线索,可能来自一部分能够进入室内的人群,如房管员、电梯工、维修工、保洁员、房产中介乃至收废品的,都是杨国建依赖的信源。“很多人把自行车十块钱二十块钱就卖给收废品的,他就会留意这可能是小偷,跟我来反映。抄水表的到人家里觉得味道不对,可能是吸毒,也会跟我们反映。”杨国建说。

潘家园社区居民谢玉明并不是治安巡防队员,但在小区里连续有多辆车轮胎被扎后,谢玉明自费安装了不同角度的3个摄像头,不但社区里没有再发生扎胎的事,他的摄像头还帮助民警破获了一起盗窃摩托车的案件。

当然,群众举报警情线索、参与治安志愿活动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及通信等费用。为了调动大家群防群治的积极性,朝阳区财政每月按300—500元标准,对治安志愿积极分子给予补贴。尤其在安保执勤工作期间发生意外的志愿者,不仅可获得最高120万元的保险理赔,还可得到区治安志愿基金数十万元的补助。“决不让治安志愿者流血又流泪”已经成为一条基本准则。

事实上,“朝阳群众”并不只是活跃在朝阳区,在整个京城,像“朝阳群众”这样可敬可爱的人们已经成为维护首都稳定的重要力量。

首都综治办基层基础工作处负责同志表示,首都群防群治工作率先在全国综治系统成立第一家平安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创新完善实名注册、计时评价、公益反哺等服务管理机制,全市治安志愿者队伍超过85万人,先后涌现出“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大兴老街坊”“东城守望岗”等一批享誉全国的时代品牌。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