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形勢變化牽動全球神經

APD NEWS

text

圖為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拍攝的歐元硬幣圖案。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夏季休假剛剛結束,近日歐元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讓歐洲再度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從“三駕馬車重回雅典到歐洲央行公佈新國債購買計劃,再到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放行歐洲穩定機制(ESM)。一連串的行動不僅決定著歐債危機走向,還牽動著全球神經。

**9月,歐洲人很忙 **

9月,歐元區進入“多事之秋。先是希臘問題再度發酵。由歐盟委員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組成的“三駕馬車工作組9日重返雅典,對希臘政府提出的115億歐元(約150億美元)的減赤與經濟改革新計劃進行評估,從而決定是否向希臘發放下一筆救助貸款。目前雙方談判在降低工資與養老金、裁減公務員等問題上陷入僵局。如果談判破裂,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將驟然上升。

與此同時,西班牙問題不斷升溫。由於經濟持續低迷,加之銀行業暴露出的壞賬越來越多,市場預期西班牙將不得不尋求歐盟的全面救助。雖然歐盟曾批准向其提供1000億歐元(約1300億美元)的銀行救助資金,並允許其減赤期限延長一年,但仍難以扼制形勢惡化。今年第一季度西班牙公共債務總額達到7745.49億歐元(約10088.7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準。此外,西班牙失業率持續維持高位,7月高達25.1%。

不過,伴隨壞消息的,也有不少好消息。6日,歐洲中央銀行如期公佈新國債購買計劃的細節。該計劃一經推出,歐洲主要股市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歐元對美元匯率也出現大幅攀升。分析人士認為歐洲央行的行動向市場證明了其捍衛歐元的決心,也給市場帶來極大信心。另外,歐洲央行設立的購債條件與回收流動性的承諾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外界有關購債引發流動性過剩的擔憂,並更有利於歐盟整頓財政紀律。

12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定,旨在救助歐元區重債國的ESM沒有違反德國憲法,為化解歐債危機掃清了一道關鍵障礙。對於法院的裁決結果,德國國內和歐元區其他國家領導人紛紛表示歡迎,全球金融市場也作出了積極反應。同一天,歐盟委員會公佈建立歐洲銀行業聯盟的一系列提案,擬賦予歐洲央行對歐元區所有銀行的監管權,各成員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將主要負責日常監管並執行歐洲央行的相關監管政策。

此外,荷蘭議會選舉也傳來利好消息。根據13日公佈的初步結果,支持歐盟相關財政措施的自民黨在荷蘭議會二院(下院)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獲得組閣優先權。

14日至15日,歐元區將舉行財長會議。接下來的兩周時間,歐洲央行的購債行動與即將誕生的ESM都將經受考驗。各方密切關注歐元區能否化險為夷,抗擊歐債危機的戰役能否取得積極進展。

**歐洲經濟低迷影響全球經濟 **

歐債形勢前景如何目前還難以判定,但是佔全球經濟產出超過30%的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卻正在逐步顯現。

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第二季度,歐元區17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萎縮0.2%。歐元區重債國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經濟都出現明顯萎縮,更令人擔憂的是,作為歐元區經濟火車頭的德國經濟也出現放緩跡象。

歐美經濟高度關聯,歐債危機深化必然拖累美國經濟復蘇。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佈的報告顯示,8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第三個月處於50以下,顯示美國製造業活動繼續萎縮。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8月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崗位僅有9.6萬個,遠不及市場預期,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的復蘇動力仍不夠充沛。

與此同時,歐洲經濟萎縮也影響到美國出口。7月美國對歐盟27國出口下滑11.7%,對德國出口額創2010年2月以來最低,這也是導致美國7月貿易逆差擴大的重要原因。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伯格斯滕表示,歐洲經濟低迷削弱了美國的出口、就業與企業利潤,並拉低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經濟學家預計,如果歐元解體,美國在2013年也會出現經濟衰退,失業率會重新站到9%以上。

日本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日本政府8月月度經濟報告十個月來首次下調景氣基調判斷。日本政府還下調了今年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折算年率僅增長0.7%。7月,日本對歐盟單月貿易逆差高達953億日元(約12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顯示歐債危機對日本經濟復蘇的威脅不容忽視。

另外,歐美經濟的疲軟也意味著新興經濟體的負擔更重。伯格斯滕表示,以中國、印度為首的新興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正在增加,它們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歐洲之困或成為中國之機 **

在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度演變的今天,各國經濟關聯性大大加強,歐債危機的進展對於中國經濟也產生著重要影響。

具體而言,歐債危機的負面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歐洲因經濟低迷出現的對外需求萎縮;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造成的中國對歐出口困難;貿易融資下降對中歐貿易的不利影響。

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今年以來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額嚴重下降,這已成為影響中國出口總體增速的第一位因素。今年1月至7月,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3.6%。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市場,對歐盟出口下降3.6%意味著對歐盟的出口增速比總體出口增速低11.4%,僅這一個缺口就影響將近1300億美元的出口額。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歐洲經濟的低谷期也給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機遇。據美國羅迪厄姆諮詢集團統計,2011年,中國在歐洲進行了54筆“綠地投資和37起並購,資金總額高達98億美元,是2010年的近3倍。中國企業的對歐投資,給歐洲創造了約1.5萬個就業機會。

專家指出,歐洲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歐洲的許多企業,特別是大量中小企業擁有較高的技術、管理和品質優勢,這些都是非常優質的潛在投資目標。

當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中美歐經濟均出現減速的大環境下,要想保證中歐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特別是要防止經濟衰退演化成貿易摩擦與貿易戰。近期無論是中國提出的穩增長的目標,還是歐盟與歐洲央行推出的一系列舉措,都有利於雙方經濟的健康成長。只有真正走上經濟復蘇之路後,中歐經貿關係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