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助力战疫 北京高校学子为爱逆行

北京青年报

text

按防疫工作要求 校方严格设置符合条件的献血场所

** 无偿献血助力战疫 首都高校学子为爱逆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应对特殊时期全市血液供应紧张这一问题,近日,团市委与市血液中心联合向在京大学生发出义务献血倡议。

号召发出后,全市各高校在京的健康适龄共青团员和志愿者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为“战疫”助力、为生命接力。当前,无偿献血工作正在安全平稳进行,全市共有6000多名大学生报名无偿献血活动,44所高校组织开展了献血活动,1240名高校师生成功预约献血,截至2月15日,已累计有678人完成献血,共捐献血液739份,平均每日增加67份。接下来,团市委与市血液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努力实现线上线下齐动员、校内校外同开展、防疫献血两不误,为首都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同时,北青报记者从血液中心了解到,目前献血预约工作,采取从近期向远期渐进预约、在全市42个采血地点分散式预约、每天预约至6个不同时段、设置最高预约上限等措施,确保符合疫情防控要求,避免人群聚集,减少献血等待时间,提高献血服务满意度。此外,市血液中心在环境消杀、献血征询、体温检测、血液检测等方面采取众多新举措,以确保献血者安全。采集的血液在检验合格后,将按照临床治疗需求陆续发往全市各大医院。

北京大学

要满足“至少在京14天以上”

2月5日上午,北京大学作为首个校内献血点正式启动工作,校内共有101名留校师生报名参加献血。根据市血液中心有关采血时间和人数规模的建议,首批组织了39名师生进行献血。对献血人员除要求符合常规献血身体条件外,还要满足“至少在京14天以上”的条件。

上午8:40,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已经准备就绪。走进第二体育馆门口,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会首先用体温枪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试,测试合格者方能进入。体院馆内设置了采血区、休息区、工作区等区域,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一个公共区域都做到一小时消一次毒。每一个来献血的师生,都需要先经过预检区,对身体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登记,再进入体检区,做血压和血常规检查。检查会在10分钟内出结果,从而判断该献血人员是否符合献血标准。献血区只有三个椅子,每两个椅子之间都有间隔。

为了给献血师生提供更多温暖和关怀,团市委连夜提供口罩、红枣等保障物资,血液中心提供献血爱心礼包,北大团委提供了零食小包及热水。记者注意到,爱心大礼包里不仅有1500g红枣,还有5个口罩。血液中心也把运动手环、台历“塞”进了大礼包,每位前来献血的师生都能领到这样的爱心礼包。

据学校团委副书记俞荔琼介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团委前期精心部署、提前踏勘,及早确定符合要求的采血场地,保持场地宽敞、通风,并关闭中央空调,做好消毒杀菌;将场地划分为等候区、预检区、采血区和休息区四个区域,确保等候区与休息区每人间隔大于1米,采血区每个采血位摆放间隔大于1米;提前设置好入场流程路线,让学生“不走回头路”,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献血师生的健康安全。同时,校团委还与院系团委保持密切联动,做好报名师生的沟通与摸底工作,然后结合献血师生人数与场地规模,提前核算场地同时容纳人数,将献血师生提前分组,避免人员聚集。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分时间段安排体检和采血

2月7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25名同学在校内参加了“助力疫情防控”无偿献血活动。为减少人员聚集,保障人身安全,学校将献血场地设置在保暖通风条件好的学生服务大厅,用屏风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是体检及采血区、献血后观察区。

据该校学生处副处长刘雷介绍,2月6号下午,学校后勤管理处保洁员用84消毒液按照500mg/L的浓度擦拭物品表面及地面,校医院安排紫外线照射30分钟。为了减少聚集,参加献血人员按照8:30、8:50、9:10、9:30、9:50五个时间段安排体检,确认一位现场联系人,第一批最后两人开始采血后通知第二批人员前来,所有参加献血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在献血工作结束后,学校按照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共场所防控指引(第一版)对学生服务大厅消毒,同时为参加献血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校内校外献血同步进行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寒假留校的十几位同学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度过了非常时期的元宵佳节,为助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给疫情防控期间首都、武汉用血供应贡献力量,他们自发积极参与了无偿献血行动。

当天上午8时,市血液中心到学校进行了采血工作,经过严格的体温检测、消毒杀菌,确保无疫情威胁后,依次组织报名同学填表登记、测量血压、抽血化验、进行采血。前期报名的14名同学中符合条件的8名在校学生进行了无偿献血,另有5名在家不在校的同学也参与了就近的社区献血。“多一个人献血就给患者多一分生的希望”,该校医院院长沈晓峰告诉北青报记者,在2月8日组织完学生献血之后,他也于第二天到北京市血液中心献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

“这个元宵节,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圆,他们中间,有奋不顾身与疫情赛跑、与病魔抗争的人;有不辞辛劳为守护大众安康默默奉献的人;有不眠不休建设新医院、生产筹措防疫物资的人,我虽不能和家人团圆欢度佳节,但也因能为防治疫情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而感到幸福!”该校理学院博士生马倩说。文/本报记者 刘婧

青音

热血重铸生命,战“疫”传递爱心。作为一名北大人,国家需要,使命必达,用热血传递自己的爱心,让隔离不隔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信在我们的团结努力下,必将取得战“疫”的胜利!

——北京大学学生 李鹏飞

今年我上大一,满18岁,终于到了年龄。献完血的那一刻还觉得挺骄傲的,我也是献过血的人了,希望前线的医护人员们,一定注意好自己的安全,你们辛苦了!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 明旭东

为了赢得这场对抗疫情的阻击战,我们每个人的付出都必不可少,无人可以置身于外,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参与了募捐,自己虽然还不能像他们那样,但有一腔热血,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我们以空前的团结,战胜挫折、赢得胜利。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 刘佳鑫

疫情无情人有情,参与献血的同学用自己的爱心与勇气彰显了中石大学子的风采,自己虽然不能像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奋斗在前线,但一样可以用献血的方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石油大学学生 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