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文在寅通电话,共同宣布正式启动中韩文化交流年,并就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
邻里情,朋友义
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伴随着务实合作的迅猛发展,两国人文交流也大放异彩,一段时间里,“汉风”与“韩流”交相辉映,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线,也对中韩关系的全面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中韩双边人员往来已进入“1000万+”时代,各有百万人在对方国家工作、学习、生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局面。两国人民间的深情厚谊在新冠疫情期间也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疫情严重时,韩国民众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无数韩国友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的声援与支持,并通过使馆向中国捐款捐物。韩国政府“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的口号,感动了无数中国民众。韩国疫情趋紧后,中国民众“投桃报李”,虽然自身防疫物资也不够,仍尽己所能向韩国民众施以援手,中国第一批用于对外援助的口罩就是送往韩国的。疫情虽然是一场灾难,但也照出了人情冷暖,照出了中韩两国的邻里情、朋友义。
如何解决友好交往中的杂音
但另一方面,近年来两国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特别是文化层面的争议增多,两国民众间出现了较严重的“互嫌互黑”情绪和“互怼”现象,且有上升趋势。如前几年出现了“传统节日”之争,近来又出现了韩服、泡菜发源地之争,引发中韩网民激烈对抗。一些影视作品也引发了中韩之间的争议,有时一个很小的问题会被人为放大,而不了解事件原委、只接收到片面信息的民众往往会因此对对方国家产生偏见和敌意。两国民众之间的这种“互嫌互黑”,虽不能代表两国民意的主流,但或多或少给两国关系的发展和民众间的感情带来了负面影响。尽快妥善处理两国在人文交流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已成为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识。
首先,应认清中韩人文交流的本质。中韩作为近邻,拥有相同的东方价值理念,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形成了相扶相济、互学互鉴,共同光大东亚文化的良好传统。这是中韩关系数千年交往中的主流,应将其视为两国友好交往的基础而倍加珍惜。两国拥有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两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认知差异是正常的。对于这些差异,双方应理性看待,相互尊重,而不应使之成为导致双方民众感情对立的矛盾源头。中韩作为“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人缘相亲”的近邻,两国民众只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增进理解、消除分歧,才能发扬光大中韩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价值理念和东亚传统文化,并汲取营养、智慧和经验教训,服务于当今两国关系的发展。
其次,要以客观、公正、友善、包容的心态和视角看待两国关系中发生的某些事情及对方国家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期待两国各界民众都能从国与国关系的大局思考并妥处两国交流合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但至少应做到以谦虚、包容的态度倾听对方的不同意见,避免偏听偏信,避免成见和先入为主,避免情绪化的互怼。同时,为保障中韩人文交流顺畅、健康发展,除政府的积极引导外,两国的媒体、自媒体、民间团体和网民应有更多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人为的煽情和炒作,防止有关问题因舆论的炒作、民众间情绪化的互怼而变得更加敏感复杂。
第三,双方民众应树立换位思考的意识。中韩两国历史发展进程不同,现今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大小及人口规模不同,所处的外部及安全环境也大不相同。在诸多“不同”的大背景下,两国民众看待对方,看待两国间发生的问题难免会有局限性,难免会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立场去评判对方。这也是双方经常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争议的原因。如果双方民众能够多一些换位思考,能够体谅对方所处的国情、内外发展、安全环境,将有助于两国民众从更加全面、客观的视角思考、评判两国间发生的争议,从而缩小或减少因“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分歧。韩国国立外交院院长金峻亨不久前接受中方采访时,针对当前两国民间出现的不和谐声音也提议要多多“换位思考”,表示现在韩国国内舆论或国民想法也会对外交产生很大影响,某些言论被过分夸大,造成两国间的误解,换位思考可有效减少误解。
第四,让历史、文化上的争议回归其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本源。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的专家学者一直就涉及两国的历史、文化等问题开展学术性交流、探讨,有一致认可的人文交流佳话,也存在不同学术观点的对立。中韩作为有数千年交往史的邻国,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同”有“异”,存在不同视角、不同观点是正常的,完全可以在学术层面进行探讨,而不要动辄“上纲上线”,将对方的学术观点、学术争论“政治化”“阴谋化”。要避免把学术上的争论打上现实政治的印记,更要避免用个别人的极端观点绑架大多数民众的思想,绑架两国关系。
第五,要从合作共赢、互利共赢、长期友好、利益共享的角度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发展中韩友好是两国和两国民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务实合作领域高度融合,在地区安全和很多重大国际事务中,也有共同或相似的利益。中韩之间的这种全方位交流合作,很好地体现了两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事实上,中韩两国的许多民众也都自觉和不自觉地参与到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两国关系受损势必也会影响两国国民的利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各界应凝聚共识,鼓励并积极支持两国民众在文化、教育、体育、青少年、旅游和媒体等领域开展更加活跃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持续、深入的交流,提振两国民众对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信心,增进两国国民间的相互信任和友好感情。
今明两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2月22日以视频方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节目内容、媒体技术、产业经营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推动两国人文交流。今年一月,中韩有关部门签署了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约定在未来五年内,翻译出版50种两国经典著作。针对2022年中韩建交30周年和2021~2022年中韩文化交流年,韩国国务总理丁世均表示,韩国与中国毗邻,文化交流有助于加强两国联系,“期待双方以明年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举办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增进韩中友好”。
相信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国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以“中韩文化交流年”和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两国的人文交流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和民心相通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作者为中国前驻韩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