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造星”到“造人”:上海電影節成為中國電影人才培養風向標

text

新華社上海6月19日電(記者許曉青

姬少亭

徐潤南)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如火如荼舉行。業內人士發現,本屆電影節與往屆相比最大的特色之一,沉寂已久的電影“學院派”再度崛起,從北京電影學院到上海戲劇學院,再到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一批新成果、新項目接連發佈。

專家認為,中國電影人才的培養路徑正在經歷一個再建構的過程,從“造星”向“造人”轉變。科班出身的中國電影“夢之隊”未來將進一步融入產業發展的洪流之中。

從改革開放之初萬人空巷的《沙鷗》《鄰居》《本命年》,到時下口碑滿滿的《萬箭穿心》《狗十三》《北京遇到西雅圖》;從上世紀80年代蜚聲影壇的謝飛、張暖忻,到如今佳作頻現的曹保平、梅峰、薛曉路……北京電影學院的老中青三代“夢之隊”近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集中亮相。

“回到中國電影‘夢開始的地方’——上海,北電人勵志亮出‘新學院派’的旗幟,重振與改革開放幾乎同齡的青年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說。

青年電影製片廠廠長俞劍紅感慨,回顧中國電影發展,“學院派”是一股不容忽視的核心力量。從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等第五代導演,到賈樟壟、王小帥等第六代領軍人物,他們的內心都有著堅持電影藝術性的“學院派”精神。近年出現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圖》等作品,在繼承傳統、探索未來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呼喚“新學院派”崛起。

“新學院派”現象其實也在中國電影誕生地上海激蕩漣漪。就在本屆上海電影節舉辦之際,上海戲劇學院與徐匯區政府聯合舉辦的“匯夢映向”微電影節受到青年人追捧,《風回路》等一批短片新作贏得好評。

老一輩電影導演謝飛說,“新學院派”的崛起是個好現象,應當為之喝彩。他認為,“新學院派”必然是要繼承過去培養在校教師的藝術實踐經驗,慢工出細活,最終用作品去促進市場多元化,提升國產電影文藝品質。

“上海電影和上海電影節,不僅要‘造星’,更要‘造人’,電影節搭建的平臺,可以引導電影產業進一步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形成電影教育與電影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席、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說。

在今年的電影節上,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項目正式啟動,溫哥華方面派出了一支超豪華校友團隊,前來上海介紹“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座培養了《阿凡達》《霍比特人》《第九區》製作人及編導團隊的“神奇學院”,其孕育的人才可為全球電影票房貢獻上千億元人民幣的產能。

溫哥華電影學院院長詹姆斯·格裏芬為上海描繪了一張全新的人才培養藍圖:學校將發展深度浸入式培養模式,學生就好像生活在電影公司的製作車間或工廠。教師是活躍在電影行業的專業人員,把教學和他們的本職工作恰當地融為一體。

無獨有偶,北京電影學院也已明確將從人才培養、理論研究、電影創作和評獎機制等多方面入手,構建校園內外、課堂內外的融合式教學路徑。為“新學院派”保駕護航的還包括提供天馬行空的“微電影”創作環境、畢業長片製作空間等。

“在教會年輕一代各種電影製作技巧和商業理念的同時,我們也要用藝術人文氣息去不斷滋養年輕人,教會他們做人,同時也做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導演薛曉路說。

今年上海電影節期間,京滬電影的學院派“夢之隊”已經為探索電影人才培養新模式吹響了集結號。

一系列新項目、新成果在現場發佈,其中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分別與上影集團、樂視影業、博納影業等交換備忘錄,就教育培訓、影視項目等展開全方位合作;同時北電還與股權投資基金、影視基金等合作,宣佈打造一個電影藝術基金,為“新學院派”揚帆遠航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胡勁軍說,越來越多的中外電影教育和培訓項目樂意來到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大平臺上發佈。上海電影節在持之以恒實施“青年電影計劃”和投融資項目同時,也有信心成為中國電影人才培養的風向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