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依斐
美国白宫6日宣布,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Gary Cohn)决定辞职。这一人事变动引发外界对美国和全球贸易前景的担忧。
稳定力量辞职
美媒报道称,在种族、移民等问题上与总统特朗普观点不一的科恩去年就已有离职打算,但特朗普近日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成为其离职最终导火索。曾任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科恩是自由贸易支持者,如今感觉自己对总统决策已无影响力。
作为首席经济顾问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负责协调和制定政府主要经济政策。在特朗普加征关税引发国内外多方争议的情况下,科恩辞职无疑给美国贸易甚至全球贸易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华盛顿邮报》指出华尔街悲观论调:在椭圆形办公室里,科恩是反对加征关税的最后一股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反对特朗普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但眼下,科恩离开标志着自由贸易支持者落败。经济学人士黛安·斯旺克(Diane Swonk)表示:“市场的敌人——不确定性,增加了。NAFTA失败几率也增加了。”有政府官员告诉美国财经媒体CNBC,科恩辞职是“国家主义者的巨大胜利”。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认为,科恩是特朗普政府内阻止反全球化情绪蔓延失控的关键。经济学人士文森特·莱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认为,糟糕的不在于关税对一小部分美国贸易的直接影响,而是全球贸易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路透社报道称,大多数股市投资者更希望科恩留任,因为他对市场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有传闻称,此前在一次非常规面试中,科恩对经济和市场的了解令特朗普印象深刻。在投资者心目中,科恩是政府经济计划的稳定力量。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科恩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内阻止贸易冲突的缓和力量。
三个声音
法新社报道称,科恩辞职后,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参与者分别是: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这三人会如何引导美国对外贸易走向引发关注。
□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
有报道称纳瓦罗经常穿着西装和运动鞋,戴着耳机在白宫西翼走来走去。他有时在椭圆形办公室外徘徊,找准时机把声音传到总统耳朵里。一位白宫高级官员说,纳瓦罗频繁提醒特朗普表现“强大”并兑现承诺。
CNBC报道称,纳瓦罗进入白宫后的第一年过得并不光彩,其中最大的难堪可能要数去年9月,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将纳瓦罗坐镇的政策办公室划归至科恩手下。主张征收贸易关税的纳瓦罗与主张自由贸易的科恩向来不和睦,甚至被称为“死对头”。
这位著有《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致命中国》两书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被视为贸易鹰派人物。纳瓦罗还曾多次就贸易逆差问题批评德国,指责默克尔政府操纵欧元汇率,损害美国利益。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奥林·哈奇(Orrin Hatch)因特朗普越发强硬的保护主义立场指责纳瓦罗。《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称,特朗普有意提拔纳瓦罗。随着科恩辞职,纳瓦罗预计会对特朗普贸易政策产生更大影响。
□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
除纳瓦罗外,特朗普加征关税还得到罗斯支持。罗斯近期似乎成为了特朗普贸易政策代言人。上周,特朗普关税计划引发多方争议,罗斯跳出来为其辩护。据CNBC报道,罗斯表示,关税将对价格产生“广泛”但“微不足道”的影响,“不是大事情”。但许多经济学家不同意罗斯的看法并警告称,报复性恶性循环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罗斯曾是银行家、投资者,因擅长收购重组破产企业而被称为“破产之王”。《纽约时报》报道称,在贸易问题上,罗斯与特朗普立场一致,主张美国必须从“糟糕的贸易协议”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纳瓦罗和罗斯都曾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的高级政策顾问。2016年9月,两人共同发布的特朗普经济政策文件开篇写道:特朗普经济计划提议减税、减少监管、降低能源成本,消除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如今看来,四根支柱中三根已经动工,最后一根消除逆差正开始动工。
□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
在喧嚣的白宫里,莱特希泽一直显得低调神秘。似乎很少人注意到他熟悉国际贸易,拥有法律知识和丰富经验。《金融时报》形容其为贸易冲突“老手”,并称如果特朗普政府与他国发生贸易冲突,莱特希泽将会是其中主要人物。
据路透社报道,1995年世贸组织(WTO)成立前,莱特希泽就已能够熟练使用国际贸易工具阻止日本钢铁和汽车进口潮。上世纪80年代,莱特希泽曾在里根时期担任美国副贸易代表。在他看来,当时美国对钢铁、汽车等行业实行关税和配额制度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业。其任职期间,里根与日本、德国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于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不知是否因为特朗普将里根视为偶像,特朗普选择任命莱特希泽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还曾担任国际贸易律师,代表美国企业参与美国针对他国产品的反补贴、反倾销诉讼。
一位前同事形容莱特希泽“非常聪明,有战略眼光,无所畏惧。”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的西娅·李(Thea Lee)如此评价莱特希泽: “他忠于自己的原则。他确实关心美国贸易逆差,他关心美国本土就业。”
莱特希泽曾公开批评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认为这一体制给了一些国家“不公平优势”,而美国却遭受不公平待遇。莱特希泽目前还参与NAFTA重新谈判,但进展并不顺利。
有报道称,科恩预计不会立即离开白宫,但其辞职决定将削弱白宫中剩余温和派影响力。他离开后,总统耳边保护主义的声音可能会越来越响。同时,纳瓦罗、罗斯、莱特希泽形成的“权力三角”似乎正在逐步占据上风。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