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鼎揭幕。新華社記者馬佔成攝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霍小光、蔣芳、蔡玉高)13日是中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公祭儀式上“國家公祭鼎揭幕。國家公祭鼎的規模與形制如何?由誰設計製造?鼎上銘文是何內容?設置國家公祭鼎的意義是什么?
三足兩耳鼎 東周形制南京造
國家公祭鼎採用“三足兩耳的器型,以在安徽壽縣出土的東周時期用來祭祀的禮器、最大的圓鼎“楚大鼎(又稱“鑄客大鼎)為原型,按等比例放大鑄造,既保存古代青銅器的古樸之美,宏偉壯觀,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現有紀念碑、和平大鐘、災難墻等其他紀念物相協調,又與祝賀、慶典用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器型相區別。
據了解,鼎高1650mm,鼎上外口徑1266mm,內口徑1156mm,鼎耳高498mm,鼎足高915mm,底座為高450mm,長寬各2000mm的黑金沙石。銅質的鼎身和銅質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質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徵2014年12月13日舉行首次國家公祭。
該鼎的設計還充分凸顯了“南京元素,設計團隊包括中國金陵古藝術青銅研究所、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東南大學建築工業學院等。
據設計者之一、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鄔烈炎介紹,鼎上頸部和兩耳側面紋飾以南京市常見綠色植物的枝葉為圖案元素,象徵著綠色和平、生命重生;銅質底座部分鑄有南京標誌建築城墻圖案,象徵首次國家公祭舉辦地;鼎頸部紋飾為傳統雷紋,鼎足上端採用犀角紋,足下端為象腿足形,兩足在前,一足在後,圓睛張目,粗獷有力,象徵中華民族在歷史記憶中覺醒,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160字銘文 287字記事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澹,寰宇震驚。獸行暴虐,曠世未聞。同胞何辜,國難正殷。哀兵奮起,金戈鼉鼓。兄弟同心,共禦外侮。捐軀灑血,浩氣幹雲。盡掃狼煙,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國維新。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永矢弗諼,祈願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
在國家公祭鼎正面,用駢文體寫成的銘文共160個字,魏碑簡體字,內容對仗押韻,立意內涵深刻、行文氣勢磅薄,與鼎渾然一體。描述了南京大屠殺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對遇難同胞的痛悼、祭奠,以及南京大屠殺激發全民抗戰,中國人民最終取得勝利的歷程。
鼎的後側左右兩邊則鑄有記事,共287個漢字,楷體簡體字。詳細記載了立法設立“國家公祭日和舉辦首次國家公祭的事實。
設置國家公祭鼎的意義
首個國家公祭日儀式上為何需要設置國家公祭鼎?意義是什么?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意義有三:
一是國家重器體現國家禮儀。鼎在中國傳統中是國家重器,是國家政權的象徵,也是祭祀時重要的祭器和禮器。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設立“國家公祭日,並首次以國之名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是體現國家意志的最高規格的祭祀儀式,以鼎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有助於突出祭祀主題,體現國家禮儀,營造莊重氛圍。
二是鑄鼎記事紀念國家公祭。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會事件,有鑄鼎記事的傳統。設置國家公祭鼎紀念設立國家公祭日和舉行首次國家公祭活動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符合傳統禮制,更能表達公祭活動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的現實意義。
三是鑄鼎銘史強化歷史記憶。南京大屠殺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例,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巨大創傷,是中國人永遠無法忘記的歷史之痛。古之以鼎記事,今之鑄鼎銘史,設置國家公祭鼎並永久陳列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無論對歷史記事,還是凝固社會記憶,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