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 | 花开天下暖

亚太日报

text

天气冷了,该穿冬衣了。这样的棉衣棉裤,你穿过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裡,这是大多数中国人过冬必备的衣物。俗话说,千层纱万层纱,抵不过四两破棉花。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爱国发家,多种棉花”的口号在全国喊响,垦荒运动轰轰烈烈。

他叫刘学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荒先遣班班长。

1950年,刘学佛的部队到达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这裡冻土厚,盐硷像霜一样浮在地上。

但两年后,刘学佛和战友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亩产籽棉402公斤的全国纪录。从此『棉花』成了这裡的新标籤。

从1949年到1959年,10年时间,新疆棉花产量增加了10倍。

所谓『温饱』,棉花顶了半边天。百姓日子的小事,其实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1966年1月,一位名叫吴吉昌的老棉农被周恩来总理请进了中南海的会议室。

当时黄河棉区落桃严重,棉花减产,中央为此专门召开会议,请来几十个专家劳模出谋划策。周总理握著吴吉昌的手说:“我把解决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

吴吉昌热血沸腾,他紧紧握著总理的手说:“行!”

从此,他从“棉花迷”变成了“棉花疯”,历经八年坎坷,终于培育出“双秆棉”新株型棉花,成功解决了落桃问题。

吴吉昌的『双秆棉』很快推广开来。两年后,他给穆青送来了一株结满棉桃的棉株,所有情意尽在不言中。

一朝花开天下暖啊。日子越朴素,棉花越暖人

姑娘出嫁,嫁妆裡的棉被,是“厚厚实实一辈子”的祝福;

游子远行,行囊裡的棉鞋,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孩子过年,簇新的棉袄棉裤棉窝窝穿上身,是『辞旧迎新盼成长』的期许。

现在的中国,是世界最大产棉国之一,新疆则是中国第一大产棉区。

每年采棉季,数十万人进疆拾花打工。

拾花,巧在指尖,累在腰间,工人每捡一斤棉花要重複上百个动作。

随著科技发展,摘棉机正在取代传统的拾花工人,冬装的材质也越来越轻便多元,但小小棉花蕴含的温暖与祝福深沉绵长,无可取代。

冬天又来了,那个一针一线为你缝被子、做棉袄的人,现在在哪裡?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