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基本達4萬億美元 外儲投資不存在虧損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題:中國外匯儲備基本達4萬億美元

外儲投資不存在虧損

新華社記者安蓓、王培偉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12日在線上訪談中表示,中國外匯儲備基本已經達到4萬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收益率高於被投資國通脹率,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有效保持了保值增值的目標,不存在虧損問題。

隨著中國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外匯儲備近年保持高速增長。2006年10月,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萬億美元。不到3年一舉突破2萬億美元。2011年3月,外匯儲備突破3萬億美元。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達3.95萬億美元。雖然上半年數據尚未發佈,但外匯儲備基本達到4萬億美元已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背後是否有熱錢推手?在中國政府網舉辦的線上訪談中,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從2001年到2013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加上直接投資項下的凈流入共3.8萬億美元,同期交易形成的外匯儲備資產增加3.7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增長基本可用貿易和投資活動解釋。

他指出,國際熱錢是“金融大鱷”炒作資產和貨幣,中國所謂的“熱錢”主要是企業和百姓根據利差擺布的套利活動,主要基於實際經營,比較穩定。目前中國內地對資本項目實行管制。

外匯局總經濟師黃國波說,保持比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對一個國家意義非常重大。過去10多年來,大規模的外匯儲備防止了人民幣匯率過快升值,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有效支持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以及就業、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增長。但外匯儲備過快增長也帶來一系列挑戰:加大中國政府宏觀調控難度,形成國內通貨膨脹潛在壓力,制約貨幣政策;增加央行資產負債風險,帶來較大匯率風險和成本對衝壓力;加大外匯儲備經營挑戰;加劇資源環境壓力。

“中國外匯儲備繼續增長的深層次問題是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過快增長繼續嚴重透支國內資源,並帶來嚴重環境污染。這麼大代價創造的外匯不能被實體經濟吸納,主要以金融資產的方式持有,回流到海外,直接收益和國家間接收益顯然都已不足以抵消產生的問題和代價。”黃國波說。

中國早已明確不追求外匯儲備越多越好。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重從2007年最高時的10.1%降到2%左右,遠低於國際認可的合理標準。

“隨著國際收支基本趨於平衡,預計外匯儲備積累勢頭會逐漸趨緩。”管濤判斷。

他分析說,由於中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常項目收支會趨向更加平衡;中國鼓勵企業走出去,對外資本輸出增加,直接投資項下的流動也會從過去的凈流入逐漸走向平衡;市場認為人民幣匯率基本進入均衡合理水準,匯率雙向波動趨勢增強,將抑制無風險套利活動;國際上有很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使跨境資金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

“解決外匯儲備過多的問題,既要解決好流量,又要盤活存量。”管濤指出。

黃國波指出,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和保值增值。將防範風險、保障安全始終放在首位,然後進行審慎、規範、積極的投資運作。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經營面臨著低收益、高風險的環境。外匯儲備經營部門大力推進多元化資產配置,有效發揮不同貨幣、不同市場、不同金融資產間此消彼長的對衝效應,總體實現了良好收益。

藏匯於民有利於緩解外匯集中於國家的壓力。黃國波說,中國推動“藏匯於民”還有很大空間。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雙向波動預期形成,企業和居民持匯意願上升,“藏匯於民”將逐步實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