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返乡探索“南果北种”黄河岸边种出30余种热带水果

中国新闻网

text

赵俊伟对火龙果树进行日常维护。 孙婷婷 摄

中新网菏泽9月20日电 (孙婷婷)百香果、释迦果、莲雾、红心火龙果等30余种热带水果,在九曲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上,“喝”着黄河水,恣意生长。其中,火龙果亩产可达10000斤。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秦庄村西200余亩的温室大棚内,“80后”赵俊伟和高志飞自2018年起开始探索“南果北种”,让民众在家门口吃上新鲜有机的南方水果。

20日,记者在一个火龙果大棚内看到,一根根青绿色的枝条,从一米多高的支架上垂下,枝条末端,有的刚冒出花骨朵,有的则已经挂了拳头大小的火龙果果实。赵俊伟正忙着将发酵好的牛羊粪倾倒在土地上。“2018年9月份开始种植火龙果树,2019年开始挂果,亩产约为4000斤,到今年,亩产就达到10000斤了。”

温室大棚内试验种植的释迦果已经开始挂果。 孙婷婷 摄

高志飞介绍说,他在2009年进入北京一家农业公司的种植部,常年待在海南、云南、广西等地种植热带水果,学到了很多种植知识。同年,赵俊伟也来到这家农业公司销售部做销售员,经常去北京、哈尔滨、沈阳等地销售水果。“热带水果虽然价格贵,但在北方很畅销。”赵俊伟说,积累了工作经验后,两人决定在北京批发水果开启创业之路。

工人们对柚子树进行修剪。 孙婷婷 摄

“2017年年底,我和高志飞回家过年时,看到老家附近的农田里盖了大棚,一打听原来是扶贫大棚。”赵俊伟说,两人都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2018年7月,两人筹集2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租了45个大棚。“家人最初并不支持,觉得回家种地没前途,父亲气得好几个月没跟我说话,就连我改造大棚时,父亲都没来看过。”

2018年9月,赵俊伟和高志飞种下第一批火龙果树。“村里人都觉得,北方不可能种出热带蔬果。”赵俊伟说,火龙果长势不错,最初亩产值就高达4000多斤,与海南的亩产量持平,而且火龙果口感好,这远远超出了两人的预期,让赵俊伟和高志飞信心倍增。于是,两人相继在大棚内试验种植芒果、香蕉、释迦果等品种。

工人们对热带水果果树进行修剪。 孙婷婷 摄

在赵俊伟和高志飞看来,“南果北种”更有优势。“南方台风天气较多,一场台风,可能会将所有的香蕉树吹倒,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高志飞说,但在黄河岸边的大棚内,水果生产很“安全”。他们通常会选择能在最低温度5℃环境内生存的品种进行试验。目前,他们通过补光技术等,在大棚的温度控制、水肥管理等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南果北种”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我们暂时不会考虑榴莲、山竹等对最低温度有严格要求的品种,温度过低,会对其产生冻害。”

“以海南的热带水果来说,需要在还未成熟时采摘,通过使用保鲜药,走冷链运输到北方,至少需要8天时间。每斤水果的运输成本不低于3元,水果的价格会很高。”赵俊伟说,现在有很多电商想销售他种植的火龙果,但现在的产量仅够民众采摘的。“我们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明年,火龙果大棚将增加到50个。”

目前,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秦庄村西的200个大棚内,生长着30余种热带水果。 孙婷婷 摄

在大棚的北侧,种植了赵俊伟和高志飞从陕西引进来的蟠桃树品种。他们通过免费提供桃树苗、教种植技术、负责收果销售的方式,带动更多村民加入,改变他们传统种植模式。“以火龙果为例,采摘价格平均为每斤10元,亩产值10余万元,远高于传统农田种植的收入。”

目前,有30余位附近村庄的村民在大棚内打工。其中,贫困户可以被优先聘用。杨红英是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秦庄村的村民,她从2019年9月开始在此打工,目前,月收入近4000元。“以前都没见过香蕉是怎么长出来的,更不敢想,家门口还能种。”杨红英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