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要簽後勤保障協議 誰獲益?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外媒報導,美國與印度兩國已經談了12年的《後勤保障協議》最近迎來新突破,有望在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4月訪問新德里時最終簽署。

近年來美印兩國軍事合作趨於熱絡,如今美國已經超過俄羅斯,成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美印之間的聯合軍演頻次也有所增加。這次有望達成的《後勤保障協議》包括哪些內容?對兩國軍事合作關係又將產生哪些影響?新華國際客戶端為大家解讀。

障礙突破協議將達成?

《後勤保障協議》2004年在美印國防政策組織第6次會談上首次提出。印度國防政策研究中心印美關係專家薩羅傑稱,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與莫迪上臺後推出的“向東行動”政策有著契合之處,目前看來《後勤保障協議》有一定前景。

2015年1月25日,在新德里,印度總理莫迪(右)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贈送禮物。

但分析人士指出,協議談判曠日持久的原因在於,一旦達成,印度所有的港口和機場將處於美國的“絕對控制”之下,但印方並不想受美國左右。多年來,印度政府不願與美方簽訂開放軍事基地的協定,擔心受到協定條款束縛,從而失去戰略主動權,捲入美國的戰略軌道。另外,印度軍方擔心,與美方簽訂軍事通信協定,將使美方獲得進入印軍通信系統的機會。

《印度時報》報導,除了《後勤保障協議》外,美印雙方正在商討的還有《通信互用性與安全備忘錄協定》,以及一份有關地形、航海、航空信息共用的協議。而這3個協議則被美方視為美印之間簽署《國防技術和貿易計畫》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美國國防貿易控制辦公室助理部長幫辦肯尼思·漢德爾曼說,“目前《國防技術和貿易計畫》正在缺乏基礎協議的情況下向前推進著...但在某一時刻這些基礎協議將會成為問題。”

印度此前執政的中左翼政府曾明確表示不會簽署《後勤保障協議》等此類協議,認為這樣的協議既有損印度戰略主權,還有可能將印度在尚未作出聲明的情況下被動拉入美國的同盟陣營。

莫迪上臺後,把印度原來的“向東看”政策調整為“向東行動”,準備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介入亞太地區事務,這讓美國看到了拉近與印度關係的機會。

路透社報導,在美國幫助建造印度最大航母的會談中,美印兩國就《後勤保障協議》的談判也取得新進展,一名知情官員表示,《後勤保障協議》將根據不同情況具體分析,戰時雙方都不會自動使用對方的武器設施。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裏斯上周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上說,“雖然現在還沒有到正式簽署協議的時候,但我想已經快了”。

協議若成何方受益多?

為了方便與其他盟國相互提供軍需支援,美國目前已經與多國簽署了《物品役務相互提供協定》,此次美印之間的《後勤保障協議》也是以《物品役務相互提供協定》為藍本。

據外媒報導,《後勤保障協議》達成之後,美印兩國軍隊就可以在彼此的陸海空基地進行後勤補給、維修和調整。美國方面表示,希望美印《後勤支援協議》簽署後,其他國家可以緊隨其後。

但分析人士指出,在《後勤保障協議》框架下,美軍的確需要向印度開放軍事基地,但美國軍事實力遍佈全球,而印軍的影響力目前只局限在印度洋周邊,所以印度從協議中的受益程度肯定有限。

2016年1月26日,印度員警方隊參加在新德里舉行的共和國日閱兵儀式。

印度《主流》週刊撰文說,《後勤保障協議》以及類似的印美合作其實都是由美國利益主導的“單向道”,如果兩國利益發生衝突,屆時協議一定會向著美國利益方向發揮作用。

文章同時指出,如果印度被拉入與美國進行如此全面的軍事合作,華盛頓方面不僅可以“絕對控制”印度的軍事基地,而且很有可能在武器進口方面受到美國牽制。(記者朱瑞卿,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