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 張鐘凱)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是“兩會”期間的重頭戲,也是關乎各行各業的重要“行動綱領”,備受市場矚目。
從宏觀角度來講,今年政府對宏觀經濟發展比較樂觀。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目標從去年的6.5%至7.0%下調至6.5%左右,且首次在GDP目標之後加上“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的結果”,可以看出GDP增長6.5%的增速更多具有一定的底線意義,今年也是可以加注投資的一個階段性底部。
在整體經濟發展較為樂觀的情況下,其中投資和消費仍將是重要的經濟發展引擎,報告中提到了部分行業值得關注。
1、分享經濟
【報告】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
兩會之前摩拜單車和ofo紛紛宣佈融資,在兩會期間雙方又推出了服務兩會,騎車免費的推廣活動,甚至不少代表參會時都是騎著共用單車去的。國家資訊中心的報告指出,去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萬億元。
3月3日,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北京代表團代表抵達駐地報到。圖為北京代表團吳碧霞代表騎共用單車抵達駐地時接受記者採訪。
報告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未來10年,中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家至10家巨無霸平臺型企業。
2、人工智慧
【報告】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
“人工智慧”已經出現在了不少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的提案和建議當中了,包括百度、小米、科大訊飛等,甚至這次兩會有媒體還推出了機器人實習記者。
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從技術爆發開始走向了實際應用,預計2020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91億元。放眼未來,人工智慧將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標配,也將對各行各業作出革新,需要提前進行佈局。
3、智能製造
【報告】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區、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實體經濟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熱門詞,其中製造業是重中之重。智能製造不僅能實現各種製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還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徵,市場前景廣闊。
據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製造產值有望超過3萬億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中國的製造業已經到了一個質變的窗口,需要借力“+互聯網”來實現真正的轉型升級。
4、體育產業
【報告】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統籌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
承接上文,其實共用單車的流行也是當下中國人對運動健身燃起熱情的一個反映,春夏秋時節,大家熱衷於跑步、游泳、健身房等,引爆了不少運動類APP,冬季則是冰雪運動和室內健身等。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則涉及到新建健身步道、新增城鄉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等工作,將為體育產業提供更多發展機遇。201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已達1.7萬億元,在多項利好刺激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相當可觀。
5、醫養結合
【報告】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和跨界融合,發展醫養結合、文化創意等新興消費。
去年12月的70城房價數據顯示,三亞房價領漲。這背後不得不說是很多飛過去買房或者租房來躲避霧霾、養老度假推動的。隨著中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養老服務業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如何有效整合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方便老年人獲得連續、及時和專業的服務,這樣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醫養結合這種新興消費正進入歷史機遇期。
6、新能源汽車
【報告】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去年再創新高,在北京這種搖號的地方,很多人也不得不買新能源汽車,在綠色生活方式的流行大潮下,新能源汽車也是大勢所趨。為了保衛藍天,過去一段時間,各級政府出臺了多項鼓勵清潔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在機動車治理上也是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而且,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清潔能源汽車勢必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7、全域旅遊
【報告】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全域旅遊。
在過去幾年宏觀經濟狀況不佳,很多行業乏善可陳,旅遊行業這幾年的增速可謂是一騎絕塵。以前,提及旅遊業很多地方都是建景點、建景區、建賓館。然而旅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遊、個人遊等為主的新階段。
實現區域資源的有機整合,做到既開發又保護,既宜居又宜遊,從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無疑是一個趨勢。
8、新零售
兩會期間,馬可波羅和淘寶懟了起來,圍繞實體經濟和電商的恩怨吵了起來。劉強東和馬雲不在,人大代表雷軍則在兩會期間擎起了新零售的大旗,呼籲簡政放權發展線下和線上融合,用電商思維提高實體零售的運營效率。
據統計,2016年中國農村網路零售額達8945.4億元,約占全國網路零售額的17.4%。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一些企業已開始佈局。如何進一步解決好物流成本高、人才培訓等問題仍需漫長過程,掘金機遇也蘊含其中。
作者張鐘凱,系新華社對外部經濟室記者,專注於中國宏觀、產經和代表性企業的動態及深度中英文報導。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