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霧霾引發網民熱議 專家釋疑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李萌 倪元錦)12月25日聖誕節,濃濃的霧霾瀰漫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雖然官方的監測數據顯示,空氣污染程度並沒有達到啟動“紅色預警”的標準,但是嗆人的空氣讓“如何有效治理霧霾”這個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24日介紹全市經濟發展情況時透露,通過壓減燃煤等措施,今年前11個月北京市的PM2.5累計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6.6%,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但不少網民卻表示,並沒有感受到明顯的改善;還有網民表示:“感覺今年爆表的次數比去年多很多!”“明明感覺今年更嚴重!”

11月下旬以來,華北地區共發生3次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12月19日至22日,北京市在全市實施了“紅色預警”措施。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說,受不同氣象條件影響,紅色預警各項措施在不同時間階段的減排比率不一樣,但數值模擬評估表明,減排措施使PM2.5的濃度下降了20%-25%的左右。

持續的霧霾天氣下,不少網民提出,為何霧霾預警“遲到早退”?為何感官嚴重、預警級別低?為何停產、停學、停車等應急措施啟動霾依舊不散?

但也有不少網民對治理效果表示認可和支持。網民“何大大偉”說:“霧霾不是一天形成的,啟動應急措施只是緩解。但不能說沒感受到,就說措施沒用!”

“預警顏色級別,與污染持續時長相關。”張大偉說,AQI超200啟動預警,濃度再高持續1天也是“藍色”,濃度沒那麼高持續3天以上也是“紅色”。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徐文帥說,“空氣品質預報”基於污染潛在趨勢、數值預報、統計預報,並根據專家會商預測出未來5天的污染物濃度變化,包括全市不同區域空氣污染級別,是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與否、啟動何種級別、何時啟動和解除的判斷基礎。

有關專家指出,“空氣重污染預警”機制的價值在於,不僅有強制性的減排措施,可以減少人類排放,也有了建議性防護措施。同時,霧霾治理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不可能指望預警措施“立竿見影”消除霧霾。

今年11月《京津冀核心區域空氣重污染預報會商及應急聯動工作方案(試行)》第二次徵求意見稿發佈,旨在統籌協調應對區域空氣重污染,按照突出重點、試點先行,將率先在“京津冀核心區域”,即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滄州6市,試點開展空氣重污染預報會商和應急聯動。

目前,該方案仍在徵求意見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主任、北京市副市長張工透露,未來或率先在“京津冀核心區域”6市,建立應急聯動長效機制,空氣重污染時,共同啟動“最高一級的應急減排措施”,以遏制大範圍、長時間的嚴重污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