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校園記者 | 探秘香港立法會綜合大樓

亞太日報

text

圖文|香港中文大學範思憶

一提起香港立法會,經常看港劇的人一定第一時間想起那個羅馬式的石料建築。2011年香港立法會已搬遷至新大樓,舊大樓將作為終審法院的辦公場所。

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香港立法會發揮部分議會功能,負責監察政府的施政。立法會大樓矗立在高樓林立的金鐘,到如今,已經第18個年頭。

從外面看,香港立法會大樓樓面上印有一個“立”字,在金鐘鱗次櫛比的大樓中十分顯眼。如今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樓,於2011年建成,耗資13億港幣,恰為中國的總人口數。從側面看,立法會大樓成一個“門”字形,這也意味著意味立法會大門“四季常開”。來到中環,不妨來到這座見證了香港百餘年歷史的立法會大樓看看,在這棟大樓中感受香港的歷史變遷。

香港立法會大樓向公眾開放,希望參觀或者旁聽會議的公民可以撥打電話也可網上預約。每個導覽團最多不能超過45人,每個團隊由立法會工作人員擔任講解員,多數導覽團以粵語介紹,每週二下午3店30分和周日上午11時有兩個英語和普通話的導覽團。進入立法會的大廳,可以到前臺領取一個有時效的導覽證,整個參觀過程都需要佩戴這個證件。當然,這個證件必須在結束參觀的時候歸還。

立法會大堂中的展示臺上,清楚地講解了目前香港立法會的人員組成,這也是理清香港的立法程式的基礎。目前在任的是香港的第五屆立法會,任期是2012年至2016年。共設70個議員席位,包括由香港島、新界東、新界西、九龍東、九龍西五個地區和教育界、工業界等29個功能界別分別選出的各35名議員。議員的選舉看似簡單,實則有不少規定。五個地區的35個席位並不是均等分配,而是按照各地區人口所占比例來配額。其中在1998年7月獲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成為香港首位女性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也在2008年成功當選後,繼續在2012年蟬聯了港島區一個議席。而29個功能界別的選舉則更為複雜。有趣的是,香港的立法會委員選舉並無最高年齡的限制。坊間被稱為“發叔”、“新界土皇帝”的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現年已經80歲高齡,佔據鄉議局一席,成為立法會中最為年長的議員。

立法會大廳有一個圖書館,向所有市民開放,只要到前臺登記,就可以進入圖書館看書,但是所有的書都不可以外借。開放時間是週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週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千萬不要以為裏面只有與立法會有關的書籍,圖書館內館藏豐富,甚至還有許多議員所著的各種類型的書籍。據立法會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圖書館中藏有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所著的一本關於英語學習的書。

一樓的立法會會議大廳,內設100餘個座位,面積達到800平方米。這是所有議員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以及討論、辯論的主要場地,也是香港涉及立法的新聞和電視劇中常常出現的“經典場景”。在四年任期內,每個立法會議員在會議廳中都有自己的規定座位,而座位的安排和選取是根據他們所擁有的席位決定的。擁有較多席位的議員或者議員團體可以優先選擇自己的座位。

在休會期間,站在會議廳中的何秀蘭議員和我們說,自從2011年新的立法會大樓建成後,會議大廳不斷面積更大了,而且引進了許多新的高科技設施,比如電子提詞器、電子點名設備等等。“雖然這些設備為議員們的工作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甚至鬧出了一些笑話。”何議員說,之前許多議員在會議之前,會預先熟悉提案,甚至有些議員會熟讀提案,以保證不影響會議表現。但自從有了電子提詞器,一些議員都對預先熟悉提案不再重視。有一次,一位不熟悉提案的議員甚至把議題中的書面語“大法官”用粵語讀成了“大的法官”。這讓在場的一位擔任大法官的議員“笑的跌落下凳子”。

每次立法會議的參會議員必須達到總人數的半數以上(也即35人)才可以正式開始會議。但我們發現,議員往往在鳴鐘後才匆匆趕到議事大廳到自己的位置落座。在當天的會議上,我們看到,會議已經開始了20分鐘,但可容納一百餘人的議事大廳仍舊只有不足四十人。

對此,何秀蘭議員告訴我們,其實並不是所有議員都會參加每次會議。由於會議時間很長,不同議員的提案牽涉不同領域,且每位議員的提案也都已事先安排好順序,所以很多議員會在快輪到自己發言的時間或是與自己領域相關的議題再進入議事廳,他們更願意在這些時間接待一些立法會的參觀團體或者做一些自己的工作。

期間,何秀蘭議員說起一個有趣的變化,在過去,如果議員在會議舉行過程中掏出手機,會被媒體或者是旁聽的群眾視為很不專業的行為。但是現在,由於每個議員座位相隔的距離較遠,每位議員最多只能與自己左右兩側的議員對話討論,無法與座位相隔較遠的議員進行交流,所以現今,議員們都會利用手機的社交軟體對議題進行線上討論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所以如今的立法會議你會看見不少議員會把手機帶入會場,並在會議時不斷拿起手機收發資訊,不要驚訝,那是他們在討論議題。

議員們可以選擇按鍵進行簽到、發言,或是投票表示贊成,反對或棄權。

立法會的會議廳有一個對於媒體朋友來說非常人性化的設計。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在會議廳的周圍環繞著幾圈黑色的玻璃。這是做什麼用的呢?這種玻璃相信很多朋友在警匪劇的審訊室這一場景中會經常見到,它叫做鍍膜單反玻璃,只能從單向透視,而玻璃的另一側是供媒體拍攝採訪的區域。媒體記者可以從另一側清晰地拍攝記錄下立法會的每個細節,而在另一側的議員們則並不會被記者的工作所影響,這樣的設計是否一舉兩得呢。

在會議廳的門口,設有一個用於召開記者發佈會區域,講臺上面擺滿了香港各家電視臺的話筒。議員們結束會議後會在這裏接受各家媒體的採訪。你在新聞中看到的許多議員的採訪鏡頭,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在上二樓的扶手電梯上,抬頭可以看見一幅藝術作品,仔細觀察可以看見牆上浮現著形態各異、活靈活現的人像,有農民、學生、工人等等,這表示了香港立法會代表著不同階級的利益。

接下來我們可以登上二樓,進入公眾、記者的旁聽席,去旁聽一場精彩的立法會會議。坐在二樓的旁聽席中,壯觀的立法會會議廳一覽無餘。每位議員的一個動作、一句發言,都被參觀者盡收眼底。

在立法會大樓中,隨處可見這樣的液晶顯示幕,不論走在立法會的哪個角落,都可以即時觀看會議的現場情況。香港立法會可謂是將人性化進行到了極致。

立法會會為每一位參加旁聽者提供耳機,便於大家能夠更清楚地收聽會議的內容,並且每個座位旁邊還設有音量調節、語言同聲傳譯等選項功能。

走出二樓的旁聽室,登上的觀景長廊,欣賞維多利亞港亮麗的海景。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在現今的修葺一新的水泥地上,還保留著十幾年前在填海擴建之前的最初的白色的地界線,它見證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為今天的國際大都市的滄桑歲月。

關於這把交椅,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有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一人能坐,其實不然,立法會議開會的時間往往很長,且中途一般不會休會,所以在主席缺席時,主席的職責會有副主席或選出的代理主席代理。

從1843年的“立法局”到現今的“立法會”,這個組織見證了香港170多年的歷史。1843年,立法局僅有包括主席在內的4民官方議員,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選舉於1998年5月24日舉行,從此立法會會議廳內的主席座椅換成了新的,香港盾徽換成了香港特區區徽,也標誌著立法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圖文編輯:李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