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隔多年之后,17岁的金晓还能想起她曾经短暂停留的培训班。
2013年秋天,在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参加封闭式培训的第四天,当时才14岁的金晓翻过学校的栅栏逃了出去。
栅栏外是望不到边的农田。没走几步,一道车灯光打到脸上,她的心扑通直跳:校长回来了。
这是当天的第二起“出逃”事件。在白天,一名男孩试图翻墙而去,但跑出没多远,就被追了回来。后来讲师跟他讲道理,说他对不起自己的妈妈,让他向妈妈道歉,男孩“被讲师说哭了,和妈妈抱头痛哭。”
让金晓想起往事的,是最近在网络上被热议的一段视频。“梨视频”的卧底拍客,将“女德班”的部分言论公布在网上:“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点外卖不刷碗是丧失妇道”,“女强人下场都不好”……在视频里,老师还让学员徒手刷粪坑,边擦边说:“它脏,那我们的心比它还脏。”
视频阅读量在数天内增至两千多万。网友们讨论激烈。有网友评论它“传播封建迷信”;也有网友评论:准确来说应该是“女佣培训班”。
但在网络上引起广泛注意的这个“女德班”学校,在抚顺当地却寂寂无名。出租车司机甚至要靠手机导航才能找到它的地址。
官网显示,2013年12月23日,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康金胜申请成立了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 据校方介绍,它是一所不收取任何费用的纯公益民办学校。虽然设校仅4年,但开班已有近八年时间。学校靠近200名义工来维持运转——其中有很多是夫妇。它并非只教授“女德”。在这8年时间里,它已举办78期《弟子规》班、36期《女德》班和14期《了凡四训》班。
位于抚顺市顺城区临江东路,一个小区街面房里的学校总部,开设了《弟子规》和《了凡四训》学习班两类“基础课”。按照习惯,义工和老师们会在傍晚关上总部大门,回到“基地”休息。
位于抚顺城郊乡村里的“基地”,每月开办两期七天封闭式的《弟子规》和女德学习班等。 学员通常要在总部学习一天后,才被允许去“基地”上课。此外,它还在郑州、三亚、温州设有分校。
两个校区的教室布置相似,地上的瓷砖被擦得光洁如新。但初来乍到的学员们通常会对课堂氛围感到讶异。每堂课开始,老师都会带学员行三个90度鞠躬礼,有些学员把头磕在桌面,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鞠躬礼也会出现在“基地”洁白的孔子雕塑面前和陌生的访客来到时,这已经成了学校的惯例。另外,所有上课的学员,需要将手机上交。除上课期间回答问题和必要交流外,学员被要求绝对“止语”。
“基地”的教学楼前立着一尊孔子雕像。摄影:俞琴
当地人对它颇有好感。据当地村民介绍,学校的义工有时会送来粮食、蔬菜。
就在视频播出的第四天,临近中午时分,抚顺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即前往学校“基地”检查人员遣散情况。
这天上午,一位自称是“传统文化受益者”的洗浴店老板驱车入校,看到警察摘掉了校门口警务室的牌子。
“一面白墙有个黑点。”他描述当时见到的场景。
2017年12月3日上午,抚顺当地官方发布消息,要求该校开办“女德班”的一处校区(即“基地”)停止办学,遣散学员。这意味着,官方为这场争议事件画上了句号。
二
2013年秋天,金晓跟随母亲来到这里接受培训。
在阜新读小学期间,金晓常遭同学霸凌,性格内向。“有一个同学往我脸上吐唾沫,老师不搭理,我妈妈也认为很正常。”即将上初中的暑假里,妈妈让金晓到抚顺学校学习,“我妈妈跟我说那个是学传统文化的地方,我想挺好。”
按照学校规定,第一天,金晓在“总部”学《弟子规》,唱一些关于孝顺的歌。当晚,一辆车将她和妈妈以及其他几对母子送到了“基地”。金晓说,学习期间,她妈妈的一句话让她感到胆战心惊:“你上了这个就可以事事听我的,我说什么你都觉得对。”
与三年前比较,根据后来视频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区别并不太大。老师们通常会在上课时先放视频,学员接着上去忏悔,“他们曾经不学好、交男朋友,有的看黄色录像、手淫,身体也不好,后来学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就好了。说着说着就哭了。”
金晓说,她从课上学到,“女人必须要顺从丈夫,必须要贤良淑德,不能做不是女人的事情。有一个视频说,女人性格像男人,违反了女性的原则,她就得了病。”
在学校里,她必须在5点前起床,拿抹布去擦卫生间的蹲坑。“我刚开始戴着手套,他们说你能不带最好,我只好把手套摘了。一天要擦两次,很崩溃,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
不是只有她对“女德班”颇有微词。
一位在校义工。摄影:俞琴
“学了女德之后,什么病都好了。”周言是海南一所高校的学生,2017年5月,她在海口听了半天“女德大师”马益玲的讲座,发现“讲师综合了中医养生学和成功学”。
她回忆,马益玲在讲座中说:“原先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身体非常的不好,然而自从我接触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家安定了我的心,我的身体也就跟着好了起来。”
“我不相信,得病的话不去医院,信他们这些病就好了?”金晓说。她也上过内容相同的课程。在那次逃跑后,经过交涉,学校最终同意她离开。
2015年,中文专业的大四学生周韵在宁夏一家房地产公司实习。一位女领导在上过当地一所学校的封闭式“女德班”后,又介绍了十几个同事“带薪学传统文化”,周韵是其中之一。
她回忆,这次培训中,有一堂冥想课,“讲师让你集中精神,想象自己右手变大。”周韵说,冥想过程中,不时有学员说:“大了大了,我的右手真变大了。”要是有人说没变大,讲师会说“不够集中精神”。
周韵觉得好笑,但她也尝试着集中自己的精力,“兜里有100元,兜里有100元……”
三
但,这不是“女德班”的全部。
像金晓妈妈一样渴望孩子乖顺的家长不在少数。4年后,朱慧远将不听话的儿子李飞送到了“基地”上《弟子规》学习班。
在参加培训班以前,李飞正离家出走。他今年26岁,打扮入时,相貌英俊。
李飞是独生儿子,父母在辽宁阜新经营一个小卖部,家境算不上富裕,但夫妻俩尽自己所能为儿子提供物质保障。也源于此,大专毕业后,李飞至今都没有固定工作,并且长期夜不归宿。
一天晚上,他和父亲大吵一架后,决定去自杀。东北的冬天,他只穿了裤衩和拖鞋,躺在一条寂静的路上,试图冻死自己。“这个温度达不到让我死的程度,我想一想还是算了,”他到家穿回厚衣服,“又作孽去了。”
李飞将自己叛逆的源头归结为家庭环境。他曾经向母亲抱怨:“我们家很冷,我恨透爸爸和妈妈,为啥我是在你们打骂声中长大的?”
“他爸爸也是傻、没有文化,因为他13岁就没有妈妈,对孩子特别的心疼,但是他不会用言语跟他说,他会用打孩子骂孩子这种,就是恨铁不成钢那种。”母亲朱慧远说。
2016年,有亲戚告诉朱慧远:“李飞溜冰(吸毒)了。”确认此事后,她和丈夫在外面走了一晚上,丈夫有严重的肾病综合征,他说,“咱们家孩子不能养咱俩了。有一天我要走了,你可要受罪了。”但李飞告诉界面新闻,早在2013年,他就“由于空虚”开始吸毒了。
但这个学校教授的“传统文化”还是改变了这个家庭。
“我最多一次一起搞11个对象。”李飞说,他15岁谈恋爱,23岁吸毒、“混社会”,每次出门都有两车“小弟”跟随。
2016年,朱慧远在网上查到关于“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讲座视频。随后她几经辗转,参加了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弟子规》班。朱慧远称,在学校的7个晚上,她有6个晚上没睡着,“我也不恨我儿子了,我知道是我错了。”课程结束后,她第一时间到自己父母家,帮他们收拾,接着回到家,把自己家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她说,之后对儿子的态度也和顺了。
根据学校宣传单上的课程介绍,《弟子规》班的学习目的是让学员懂得如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遵循五伦,“最终获得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事业顺利,人生幸福。”而《女德》班的学习目的是“让人明白身为女子的美德是什么;如何得到丈夫的尊重和关爱;婆媳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如何做丈夫的宰相,助夫成德;如何做慈母,教出贤孝的儿女。”
李飞听说母亲要让他去学校学习“传统文化”,有点担心,“前两天我看了一个新闻,就是杨永信那个戒网瘾的学校,我害怕被我妈骗了。”
但义工的关爱让李飞“激发了感恩心”。李飞说,他穿着短袖毛衣去了学校,义工多次询问他冷不冷、需不需要外套。他装酷,说不需要。但接二连三有义工过来问他,他便同意了。后来他有了一件特别的学员服:别人的都是马甲,只有他的衣服,马甲里面还有长袖子。
李飞说,那时他心情特别美好的,珍惜那件衣服,“我以前感觉我挺善良,后来我就知道自己不善良了,但是现在,我就感觉我回来了。”
李飞回忆,《弟子规》班第一堂课就播放了一个关于堕胎的视频,钳子伸进子宫内,将成型的婴儿一节节粉碎后取出。
“从前我以为流产只对女生有影响,没想到原来伤害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2017年12月3日下午,李飞在辽宁省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我(女朋友)打过5次胎,剩下我不知道的就不清楚了。”第七天,他便上台忏悔,说“余生不再吃肉,不再杀生”,“为了这五条生命,为了我以前这些过错”。
四
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各有悲惨故事、失意人生。有和朱慧远一样,因家庭不和、子女叛逆而带孩子来学习的父母,也有像李飞一样渴望通过“传统教育”改变命运的吸毒者。
“我们接触的学员有上访的、吸毒的、三陪小姐、家庭不和的……七年半时间,我们挽救的家庭数以千计,数以千户,我们在搞家庭和谐。”12月3日上午,面对网络议论,校长康金胜的妻子王丽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自辩道。
“现在这孩子太难管,太难教育。”来自山东威海的学员刘丽华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自己不会教育孩子,“遇到了圣贤文化,终于找到一棵救命稻草。”她说,自己需要学习怎样教育孩子,而孩子需要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德行的人。
“我们的信心在哪?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就是在混、在糊涂,但他有他的善良,每个人都有良心。我怎么要把他良心唤醒呢?就是用我的爱把你的良心唤醒。”康金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
12月3日中午,界面新闻记者在“基地”看到,身着蓝色唐装的义工将前一晚自制的蛋糕分发给学员,让他们带在路上吃。像往常一样,《弟子规》班的引导老师詹冰秋带着大家向教室前方行三鞠躬礼。礼毕,她转过身来,哽咽道:“老师们,再见了。我相信这是短暂的离别。”多位学员泪眼婆娑,依依不舍。被认为性格冷漠、“不会哭不会笑”的李飞也几度落泪。
李飞对詹冰秋十分不舍,“我跟老师心是连在一起,像母子连心一样。”
《弟子规》班的引导老师向记者展示她学习“传统文化”前的照片。她说她比从前面容和善了。 摄影:俞琴
“昨天我听了校长来宣布这个消息(遣散)之后,我就抱着我老师哭了,老师抱着我哭的时候说,这是我第一次看你哭。”李飞说。
侯成菊曾遭遇家庭不幸,自言“爱慕虚荣、贪图享受”。2009年,她学习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在抚顺学校上了《弟子规》班和“女德班”,上课、食宿都是免费的。为了“回馈学校”,她回校当了义工。据她介绍,她和丈夫以及妈妈生活在学校里,学校不给义工、老师发工资。相反的,侯成菊将仅有的几万元积蓄都捐给了学校,她妈妈每月有500元劳保,也一概捐出,“学校提供的东西都免费,花销很大,它们也许变成了学员手上的一本书、一张光碟。”
“我们(学校里的人)从来没有因为钱发生过争吵,因为我们没有钱嘛,谁也不花钱,谁也不谈钱,你要是出去办事就从财务那里去领,我们有专门的财务。”在侯成菊看来,学校是一个“世外桃源”。
金晓也发现,学校里所有人说话都很温柔、很慢。但这让她感到压抑,“每个人都这样,也是很怪异。”
“按他们说,女子都应该柔顺。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只要不违反基本的道德就好了。有的人大大咧咧,但是他们也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金晓说。
或许更大的争议在于教导的内容。
“现在有人说这个是伪国学,你们太不明白了,我们懂得人性,我们(的目的)是唤起人性。”在校长康金胜看来,看似不适的内容是唤起人性的过程,“方法不能论对错”。
康金胜对自己的学校信心十足,他自称用他的方法,十天就能“让一个人变好”。他希望能有这样一场比赛:两方各找十人,用各自的方法让他们变好,最后看看谁的效果好。
迟疑片刻,他马上又变化了规则说:“(要是)十个人太多,你找一个人,给你一个月,我找十个人,你给我十天就行。
但4年前短暂接受培训的金晓却对这样的“女德”教育保持戒备。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它却在宣扬男尊女卑。接受这样思想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彻底根除。”这位大学女生说。
(李飞、金晓、周言、朱慧远、刘丽华、陈小芸、周韵为化名)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