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報告:香港需革新博物館管治 激活文創產業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團結香港基金28日發表首份藝術創新研究報告,提出一系列有關優化香港博物館管治的建議,包括將博物館的管治模式由公辦公營轉為“政府資助、自主營運”;制訂《博物館法》;成立法定博物館管理委員會等,以釋放博物館的潛力,提升本港的文化涵養及長遠競爭力。

報告:通過立法和重組以賦予博物館更大自主權

這份研究報告以《釋放博物館潛力 蛻變管治新模式》為題,由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張信剛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完成。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永華教授、M Plus Museum Limited董事局成員及購藏委員會成員龐俊怡先生參與了研究。

團結香港基金28日發表題為《釋放博物館潛力 蛻變管治新模式》的藝術創新研究報告。主辦方供圖

研究團隊在對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館進行調查后發現,通過立法和重組,以賦予博物館更大的自主權已成為全球趨勢。

報告指,香港仍缺乏專門的博物館條例。現時博物館的管治仍受制於殖民時代的《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將博物館的管理與下水道、排水渠、墳場、屠房等放在同一條例的管理之下。

報告建議,政府應因時制宜,制訂《博物館法》,以明確博物館的法律地位,制訂專業和合適的管理模式。

同時,報告建議成立法定的博物館管理委員會,立法訂明委員會的角色及職能。

報告稱,成立管理委員會有助促進博物館與廣大社群的融合,鼓勵博物館開拓多元的經費來源。報告指,目前康文署博物館的資金大部份來自政府。相比之下,“政府資助、自主營運”的模式能夠吸引更多商界贊助和私人捐款,豐富博物館的資源。此外,在新的管治體制下,博物館脫離公務員體制,有利建立開放、多元及富彈性的人力資源架構。

張信剛教授表示:“自2015年起,政府已對五間博物館進行分階段修繕和更新,預計總開支超過15億港元。我們相信,博物館的硬件投資,需要配合博物館的軟件配套及其管治模式的改善,才能夠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業界:應全面發揮博物館潛力 促進文化交流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女士表示,文化藝術不但能夠展現城市的多元開放、繁華、魅力,同時能夠透過發展產業,創造職位,增加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她引述統計處的數據指,文化創意產業的經濟效益在十年間增長超過一倍,並於2014年達至近1,000億港元,而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人士佔香港總就業人數5.7%。更重要的是,藝術文化能夠促進不同城市和地區的交流,增加不同社群之間的了解,為社會和諧共融發揮正面作用。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先生表示:“博物館在文化藝術界的角色舉足輕重,原因是博物館保存了地方的文化遺產,並提供體驗歷史和集體回憶的空間。不論在展示藝術創意、歷史痕跡、抑或科技進步的歷程方面,博物館都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建構共同價值。同時,能讓下一代了解古今,啟發下一代的思維。”

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博物館委員會成員、現任康文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成員黃英琦女士則認為,很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如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等,均早已改革為“政府資助、自主營運”的管理模式,並且營運相當成功。她希望政府轄下的博物館能夠引入成功的管理模式,全面發揮博物館的潛力。

在本次研究中,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永華教授、M Plus Museum Limited董事局成員及購藏委員會成員龐俊怡先生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