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餐大不同:神十一熱捧魚香肉絲 國外宇航員與披薩共舞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17日早7時30分28秒,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將執行中國史上最長33天的太空駐留任務。

圖表:神舟十一號發射全過程。新華社記者高微、盧哲編制

按照預定,神十一要先自己飛兩天,然後去找天宮二號對接,“天神”合體再飛行30天。期間,航天員們要在天宮二號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還有科普活動。

在這中國史上最長的太空駐留任務中,航天員們的夥食是相當豐富的。據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說,這次33天的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的食品在種類上比之前的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更加豐富,有100多種。

在神舟十一號自主飛行段,航天員可能食欲不佳,所以會配備粥等清淡的食物。

正式入駐天宮二號後,航天員就可以享受到如同在家裏生活一樣的一日三餐。他們的用餐時間與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產品,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傳統菜肴都有,五天之內菜譜不會重樣。

這是兩名航天員景海鵬(右)和陳冬在任務節點順利完成後相互握手(攝於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指揮控制大廳大屏幕)。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不僅有美味的菜肴,航天員還有甜點可以享用。

此外,考慮到中期飛行航天員的身體狀態變化,結合中國醫學食療食養的理念也配置了相應的食品,使航天員有更好的體魄完成工作。曹平說,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劑,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美味可口的同時為航天員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

為了讓航天員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天宮二號裏面還配備了專用的食品加熱器。航天員的飲用水也是經過特殊方式消毒,能夠長期保質。“在未來空間站,將實現尿液淨化的飲用水。”曹平說。

除了工作、吃、穿之外,航天員還有個人休閑時間。這次任務,航天員作息制度逐步向空間站設計過渡,采取6+1周工作制。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給航天員更大的自主安排和調整權。利用個人休閑時間,航天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看電影、拍拍照、與家人通話等。

國外宇航員的太空食譜

在國際空間站中用餐的外國宇航員們。資料圖

對生活在國際空間站中的宇航員們來說,飲食最重要的無疑是營養,而失重反應會導致人體味覺減弱,因此“重口味”的調料如芥末、辣椒醬、蛋黃醬等等都很受宇航員歡迎。

除了營養,熱量是太空餐第二個最重要的問題。在失重的狀態下,人體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因此宇航員們必須保證每天進食300卡路裏的熱量,才能保證身體正常的代謝消耗。

圖中,宇航員在太空艙裏吃東西的時候也是漂浮著的,食物用彈力繩拴住免得到處飄,每一口進嘴都不太容易。資料圖

大多數人猜測的太空食品都是黏黏糊糊的膏狀物,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的太空食物確實如此,做成牙膏狀放在鋁制軟管裏,吃的時候擠出來。NASA表示宇航員簡直恨透了這些食物,但是不吃又不行。

鋁制軟管及壓縮袋包裝的太空食物。資料圖

在國際空間站建立初期,專家曾經有計劃將太空食物設計成“營養粥”或者“營養藥丸”,但是宇航員抱怨說:“不想用吸管‘吃飯’!”

過濾嘴形狀的“勺碗”。資料圖

美國飛船“阿波羅”號上的食物就好多了。阿波羅號的宇航使命從1968年到1972年,這一時期宇航員心目中的“最偉大發明”之一就是這個過濾嘴形狀的東西“勺碗”,這個小玩意將脫水食物重新加水並加熱,終於可以用餐具吃而不是拿管子吸了。由於食物中有水分,它們會粘在勺子上,而不會到處飄。

保溫冰盒。資料圖

1973-1979年的“天空實驗室”(Skylab)項目中,宇航員首次享受到了“冰箱”,實際上是一個保溫冰盒,食物可以凍在裏面,吃的時候再加熱,這樣就差不多像是在家裏吃飯了。當時3位宇航員在“天空實驗室”享受了112天的太空餐。

不過,國際空間站裏沒有冰箱。為了避免儲存的食物被浪費,宇航員需要把食物進行加熱處理,再冷凍脫水,最後放入真空包裝。

宇航員對食物進行脫水處理。資料圖

只要滿足營養和儲存條件,一些健康食品都能進太空。比如深受宇航員喜愛的印度咖喱魚、蟹肉餅等等。不僅火雞可以上飛船,披薩也可以。

圖中的女宇航員正高興地和她的披薩一起飄動。資料圖

所有的食物都經過了脫水處理,因此在食用前必須再給它們“補水”。在空間站中,水是最有限的資源之一,因此需要使用一套完備的循環系統,從各種想不到的地方收集水分,比如空氣中的濕氣,以及宇航員自己的尿液回收。

甜品作為西方人的日常必備,也必然不能缺席太空菜單。營養學家為了滿足宇航員的熱量和口味需求,將巧克力布丁、檸檬醬蛋糕和杏肉餡餅等送進太空。

有宇航員過生日時,還可以吃上生日蛋糕。資料圖

(亞太日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