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8月20日,從滿洲里鐵路口岸發出的“營滿歐”班列,經過17天旅行抵達捷克布拉格。這是今年經滿洲里口岸出境的第250列“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已經成為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等海關合作的知名品牌。海關總署5月底出臺的《服務“一帶一路”16條措施》,明確提出總結“中歐班列”海關國際合作經驗,進行復制推廣。
圍繞“16條措施”,海關一系列服務舉措陸續出臺:“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通關一體化、提高出境班列通關效率、加強海關國際合作……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值接近3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1/4。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表現好于同期總體出口。
增加臨時口岸 服務國際班列
口岸,是物流通道互聯互通的關鍵節點。去年以來,海關總署已經先后批準內陸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安鐵路口岸作為臨時口岸對外開放,有力地支持了渝新歐、蓉歐、長安號等西向班列運營。
“渝新歐”國際貨運班列是第一個開通的中歐班列。自2011年正式開通以來,截至今年7月14日,“渝新歐”共開行338班,貨物運輸總量約3萬標箱,進出口貿易額約100億美元。重慶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韓冀忠介紹,為切實幫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重慶海關采取人工歸并艙單、憑保放行、允許貨物直接運至工廠的方式,將鐵路提運單由原來的41份歸并為3份,報關單也由原來的200多票減少為28票。
“蓉歐快鐵”是經阿拉山口出境開往歐洲的貨運班列,也是這條線路中唯一成功使用海關商檢“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作業模式的班列。依托共同制定的軟件,成都海關和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將原有的報關報檢數據項進行整合。企業一次開箱便可同時接受兩個部門的貨物查驗,減少重復開箱、重復吊柜費用,集裝箱的候查時間平均可減少4個小時。
首列中歐班列(“蘇滿歐”)自2013年9月30日經滿洲里口岸成功開行。目前內地47個地區城市的貨物可通過該口岸出口至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在滿洲里口岸,海關強化與口岸聯檢單位、鐵路部門的協調配合,專列通關實現全程“優先辦理、優先查驗、優先放行”。滿洲里海關監管通關處王衛東科長介紹說,海關總署已正式批準滿洲里市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經滿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運行效率將提升3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了40%。
絲路經濟帶 十關如一關
今年4月27日,在青島,“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十大海關關長簽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合作協議》,構建區域通關監管一體化。
據介紹,一體化改革后,區域內所有海關將統一操作規范、統一業務流程、統一執法標準,從根本上打破關區的行政界線,形成“多地通關,如同一關”的通關一體化格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海關最具革命性的變革。
10個海關分別是青島、濟南、鄭州、太原、西安、銀川、蘭州、西寧、烏魯木齊和拉薩。涉及9個省、自治區。
據專業人士介紹,通關一體化模式下,企業將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申報口岸、通關模式和查驗地點,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
“十關如一關”的通關模式,不僅可以讓企業省卻奔波之苦,還將打通貫穿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關“高速路”,帶動整個區域在更高水平上的高層次對外開放,促進中國與沿線其他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
舉例說,遠在新疆的進出口企業從青島口岸進口貨物,以前要么企業工作人員趕到青島辦理口岸清關手續;要么辦理轉關手續,使用海關監管車輛運輸;要么具備相關資質,經申請和批準程序后,才能在烏魯木齊申報。 通關一體化后,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向烏魯木齊海關或是向青島海關申報,放行后企業憑借電子放行信息直接從口岸提取貨物,不需使用監管車輛運輸。需要查驗的貨物可自主選擇在青島或烏魯木齊查驗。
通關一體化改革已經取得了預期成效。7月21日,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階段性總結評估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據統計,自5月1日改革正式實施以來,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10海關共接受一體化報關單121萬票。經測算,改革后企業通關物流成本降低20%至30%。
更為重要的是,為配合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區域海關不斷創新海關監管模式,使得一體化改革實現了與無紙通關、電子放行、跨境電商等多項改革的疊加。“一地注冊、多地報關”、預歸類、預審價等執法互認、電子放行等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受到企業認可,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參與區域通關一體化跨關區申報的企業已增長至5萬家。調查問卷顯示,90%的企業認為一體化改革后屬地海關與口岸海關的協作配合更加順暢,95%的企業認為改革后通關效率明顯提高。
深化國際合作 簽署互助協定
為提升與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為目標,中國海關大力推進與沿線國家海關等口岸執法機構的國際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區域內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的安全暢通流動。
今年5月27日至28日,海關總署在西安舉辦“一帶一路海關高層論壇”,邀請“一帶一路”沿線70個國家(地區)海關、有關國際及區域組織,討論《互聯互通海關便利化合作倡議》,倡導國際海關間開展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
中國海關目前已分別與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簽署海關事務合作與互助協定,與俄羅斯海關署、蒙古國海關總局以及俄羅斯邊界建設署分別簽署《關于創造便利條件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貿易發展的備忘錄》和《關于中俄蒙邊境口岸發展領域合作的框架協定》。此外,中國海關總署還積極推動中歐陸海快線通關、中俄邊境口岸監管結果互認、中哈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等跨境通關便利合作項目。
此外,相關海關也加強與周邊國家海關合作。哈爾濱海關積極推進中俄邊境口岸監管結果互認。在中俄海關合作分委會的框架下,以AEO互認、關際合作等互惠合作為重點,拓展雙方在統計數據交換、內部審計監督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全面加強與俄羅斯邊境海關的合作。
青島海關與“一帶一路”戰略重要合作國家韓國仁川海關簽署關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地海關在備忘錄框架下積極開展靈活多樣的合作交流。包括日常信息交換、互派職員培訓,交換政策法規和貿易信息,建立個案協查機制。雙方通過建立緝私熱線,先后就3起毒品案件開展了有效的互助合作。
海關總署透露,在多雙邊及區域合作方面,將推進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海關在聯合監管、AEO互認、安全智能貿易航線、風險管理、數據交換、執法、能力建設等多領域的雙邊務實合作,提高邊境口岸通行效率、維護邊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