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道,11月12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在中國雲南省景洪市舉行。會上,中國、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六國外長一致同意正式啟動瀾湄合作進程,宣布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瀾滄江-湄公河在哪兒?瀾湄合作機制是怎麼來的?首次外長會又有哪些重要成果?隨新華國際一起漲知識。
這是在雲南西雙版納空中拍攝的瀾滄江的資料圖片。
東方多瑙河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六國,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是世界第六長、亞洲第三長河流,被譽為“東方多瑙河”。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水系圖。(圖片來源:網絡)
瀾滄江-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流出中國國境後被稱為湄公河,幹流全長約4880公裏,是亞洲唯一的連接六國的國際河流,90多個民族依河而居,流域面積約80萬平方公裏,流域總人口約3.26億。
圖為瀾滄江景色。
中方提出倡議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11月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的重要倡議,旨在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全方位友好合作,提升次區域整體發展水平,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
2014年11月13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緬甸內比都出席第1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
2015年4月,首次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外交高官會於北京舉行,各方同意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機制。
2015年8月,各方舉行了第二次高官會。
在籌備中,各方就合作目標、原則、重點合作領域、機制建設等達成一致。
2015年11月12日,在雲南景洪舉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正式宣布瀾湄合作這一新生機制建立。
這是由中、老、泰三國共同建設,橫跨湄公河連接泰國清孔和老撾會曬的清孔—會曬大橋的資料照片。
正式啟動
總原則
根據12日發表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聯合新聞公報》,各國將本著協商一致、平等互利、統籌協調、尊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原則,致力於深化次區域國家間互信和睦鄰友好,推動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人文交往,包括擴大貿易投資,改善互聯互通,促進水資源合作,將瀾湄合作機制建設成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次區域合作平臺。
機制建設
將建立包括領導人會議、外長會、高官會及其他領域工作組在內的多層次合作機制。
在12日舉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上,各方一致同意明年在各方方便的時候盡早舉行首次領導人會議,為瀾湄合作未來發展提供政治指導並注入強勁動力。
2011年10月13日,中老邊境瀾滄江與湄公河接合部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船只停靠在景洪港口。
重點合作領域
在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三大重點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全面對接東盟共同體建設三大支柱。
合作項目及其資金來源
由相關國家政府通過協商確定,同時不排斥其他金融機制和國際機構提供資助。
與現有其他機制的關系
瀾湄合作將秉持開放包容精神,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AMBDC)和湄公河委員會(MRC)等現有次區域合作機制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共同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
重要意義
外交部長王毅12日在出席首次外長會後向記者表示,瀾湄合作是獨具特色的次區域合作機制,具有多重重要意義。
首先,瀾湄合作機制是瀾滄江-湄公河全流域沿岸國家參與的合作機制,是六國自己的“BABY”,在推進跨境經濟合作、水資源合作以及教育、文化、青年、婦女等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第二,這一機制由6個發展中國家組成,是探索和推進南南合作的有效平臺,是世界上首個率先響應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具體行動。
第三,瀾湄合作三大重點領域與東盟共同體建設三大支柱完全契合,與其他區域合作機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將有力推動東盟共同體建設,促進區域一體化進程,也為中國-東盟合作增添了新內涵。
第四,瀾湄合作重在務實,以項目為本,首次外長會期間各方已提出78個早期收獲項目。這一機制合作更紮實、更具體、更接地氣、更順民意,將盡早拿出看得見摸得到的成果,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2013年12月16日,演員在2013年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上表演舞蹈《傣家情韻》。
中國前駐柬埔寨大使張金鳳早些時候說,湄公河流域國家是中國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以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瀾滄江-湄公河對話合作具有明顯的相互需求和良好的雙邊基礎,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亮點和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