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亚太日报姬婧瑛
25日,神州專車發佈11位明星“Beat U!我怕黑專車”主題海報,先不說神州與uber在業務和服務上的孰優孰劣,單就神州發佈的這套主題海報,文字犀利,指向明確,攻擊力強大,卻適得其反,沒傷Uber毫毛,戳得自己渾身洞,可謂年度“作死自己”經典案例。
一沒有理性的聲勢
互聯網時代,商業環境早已被重塑,現在的商界競爭,已經不是聲勢上比拼個高低就可簡單定論的。神州專車劍拔弩張直指“Uber”,勉強含糊地指出對方的幾大“毛病(隱患)”,看過的人大多明白“專車”普遍存有這些“毛病”,將普泛性的問題指向特定U品牌卻缺乏實例支撐,這樣的Beat靶心不准,當然無法激起受眾的情感共鳴。掀起罵戰在輿論多元化的今天,不是突出品牌形象的好選擇。神州費一番心思做公益、請明星、拉陣勢,卻枉為Uber做了嫁衣裳,Uber沒花一兩白銀,廣告打得山響,要明星有明星要熱度有熱度,滴滴快的也都可順水做文章了。
二最糟糕的時機
Uber沒有一輛自己的車,合理利用私家車(豪車)資源,按需服務,迅速覆蓋全球121個城市,發展速度迅猛且勢不可擋。經驗告訴我們新興的應時而生的產品,會成為一股潮流,席捲相關領域帶動邊界產業,並無情地將不能順應變化的舊產品產業拍死在沙灘上。當年,膠捲相機沒罵死數碼相機,諾基亞也壓不住蘋果,市場發展的勢能所在,“進步勢能可順不可逆”,聰明的商家深諳此道。
三“拉明星唱大戲”,賠了夫人又折兵
打車APP,目標使用者是哪些人群?打車族對各大打車APP的用戶體驗和評價是怎麼樣的?姑且認為神州先前做過市場調查和用戶分析,那麼此次選用公眾人物們代言,就是一次專業敗筆。首先,我們一眾小民都知道明星都有豪華代步車和保姆車,他們幾乎與日常打車這件事情離得較遠,你找他們為打車服務站台,親和力和說服力都大大欠缺,親,這不是賣洗衣液,刷明星臉就能借用到明星的知名度從而在受眾和用戶中建立品牌認知(洗衣液無辜躺槍,善哉善哉)。
其次,海報剛出就有明星出來發言:“@羅昌平:我應邀接拍神州專車的廣告圖本是出於公益性,當時的約定就是如此。看到圖時我強烈要求不能發佈,並建議公司不應該採用這樣的傳播方式,神州租車已在今天上午撤回所有關於我的圖。剛才發現,有人還在轉發,並不時有親友來問,在此一併回應。廣告圖上的文字,與我一貫的立場不符,我相信市場的力量。”
隨即海清等明星也刪除了微博,可見市場反應負面大於正面,明星們不得不臨場應變,“倒戈”(不恰當,但形象)在廣告界意味著什麼?負面效果double,且神州不得不面對“拉合作明星下水”的惡評,不明就裡熱心公益的明星們,下次還會這麼好合作嗎?神州簡直是戳死自己的節奏。
四什麼是文明的打架方式?
什麼狀態下人會站出來喊“beat某某”?beat U一出,神州捉急狂亂的形象躍然眼前!我沒有打過神州專車,但是地鐵廣告見到神舟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坐好一點”的廣告不痛不癢地在我上下班昏昏沉沉的眼前晃悠,什麼叫坐好一點?上下班高峰期地鐵上有個座位我就歡欣雀躍了,這才是好呢。神州你到底想明白你的獨特優勢是什麼了嗎?在滴滴、快的大打出手的時候,你在幹什麼,沒拼過嘀嘀快的,恰好一個外來和尚Uber來念經了。Uber可謂坎坷,一路遭遇被查封、被排擠,外來和尚經好不好念有待時間證明,但是外來和尚好欺負似乎被神州發現了,在這個仇敵見面都需要笑臉迎的時代,“beat U”公然單挑,親,你確定你找准對手了嗎?這一架,如果是約架,至少還有你來我往的看頭。但神州是一廂情願地拔劍對著臆想的對手,一通狂戳,卻戳得自己一身漏洞,神州連架都不會打!
五性急不可公關
不僅海報遭人嫌棄,海報中的錯別字也被廣大網友揪出。將怪蜀黍寫成怪蜀黎,暴露的是審核過程的疏漏和公關操作的急亂。兵家有言,不打無準備之仗,沒準備好的仗也不能打!我們推測,這套海報出生是何其倉促。神州海報,提醒大眾防患黑專車的傷害,這個公益的出發點是非常好的,問題出在公益理念與神州自身品牌結合上,沒有找准結合的痛點,文字顯得激烈但牽強,卯足了勁沒打出來,適得其反。在海報發佈前,公關沉穩地設想種種市場反響並做好相應應急方案是必備技能,性急公關,砸了牌子會是小事兒嗎?
六市場不可抗逆
神州這麼針鋒相對的廣告,民間段子手們怎會錯過這個機會,接下來一大波“我是普通乘客,我堅決不坐神州專車”的惡搞將襲來,敢於針鋒相對地幹仗,就得敢於直面針鋒相對的惡搞,前方高能,神州你準備好!借公益而宣傳自身於無形是廣告人的追求,用得好會雙贏。“告訴全世界,我的深圳下雪了”、可口可樂“hello,happiness!”都是成功案例,市場是廣告的試金石,一廂情願的自嗨能省就省吧。
Uber已被奉為一種社交和生活方式,強力的產品滲透、老謀深算的逼格塑造、天衣無縫的社交行銷和親民的價格成就了廣受歡迎的打車神器。神州專車這次名人行銷,實乃一場反向口碑行銷。年度“作死自己”經典案例,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