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6月26日電(周芙蓉、胡倩茹)“戒斷鞏固難、管理控制難、融入社會難”,從而導致復吸率高,是長期困擾和制約戒毒康復工作的世界性難題。中國毒情形勢較為嚴峻複雜的貴州省,通過“生理脫毒、身心康復、就業安置、融入社會”四位一體的戒毒康復“陽光工程”,正在有效破解這一難題。
記者在貴州陽光工程載體“陽光家園”看到,一批戒毒康復人員已開始了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並對未來充滿希望。
“沒有家園,我可能又回到戒毒所了。”在清鎮市陽光家園已就業3年的林世英說,“穩定的收入喚醒了我強烈的家庭責任感,我要讓82歲的老母親和正在省外上大學的兒子過上好日子。”
1997年吸毒上癮後,林世英曾多次進入戒毒所強戒。3年來,他在陽光花園先後幹過縫紉、熨燙、質檢,月工資1800元。而今他不再需要美沙酮藥物治療,已完全脫毒。
在貴陽市花溪陽光就業家園燕樓基地就業一年多的賀瀟儉,不僅擺脫了“找錢—買藥—睡覺”的吸毒惡夢,還學到了種、養技術。“現在可以自食其力養活家人了,我找回了自信、看到了希望。”
地處中國西南地區的貴州省,毗鄰與世界三大毒品產地之一“金三角”接境的雲南省,毒情形勢嚴峻複雜。截至2013年,貴州在冊吸毒人員近10萬人,在全國排名第8;外出務工人員涉毒人數位居全國第3位。
“吸毒人員回歸社會後,社會歧視,無業可就;家庭歧視,無家可歸;生理依賴,難以脫毒。”貴州省禁毒辦副主任、公安廳禁毒總隊總隊長文發祥說。
“他們中大部分因此成為失業者,一些人走向復吸的老路,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對吸毒人員的管理是一項重大的社會管理工程。”
2011年,貴州以“就業安置”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創造了以集中安置為核心,以安置企業為載體,政府、企業、社區等共同管理的陽光工程。目前,已實現縣縣全覆蓋,戒毒康復人員全部納入安置體系。
截至今年5月,全省建成陽光安置企業220個,集中安置13425人,分散安置1506人,公益性崗位安置624人,自謀職業14923人,自主創業22476人,共計安置52954人就業。
貴州在陽光企業、就業基地,建立談心、告誡、尿檢、家訪等制度;將美沙酮維持治療從社區、醫院延伸到企業、基地,免費給需要的人員服用;整合社區禁毒專幹、志願者、心理醫生、康復人員親屬等人力資源,為戒毒康復員工提供各種服務等。
“戒毒康復人員有業可就、有事可幹、有穩定收入,困有所幫、難有所解、病有所醫、身心健康有人關愛,在擺脫毒品的生理和心理依賴的同時,重樹信心,找回自我,自強自立。”貴陽市花溪區政法委副書記楊方紅說。
近3年來,貴州實現了戒毒康復人員復吸率、重新違法犯罪率、因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比例、新吸毒人員滋生率、吸販毒問題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比例、“兩搶一盜一騙”等4類侵財性案件發案率“六下降”和對吸毒人員管控率“一提升”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