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10日電題:中國成為第二大鑽石消費國
嚴控“衝突鑽石”
新華社記者
徐博、周蕊、吳宇
金伯利進程2014年聯席會議10日於上海召開,這一旨在遏制“衝突鑽石”(專指被反叛武裝用來購買武器推翻合法政府的毛坯鑽石)貿易的國際會議格外引人注目,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當選2014年金伯利進程主席國並在中國召開金伯利全體大會是對中國踐行金伯利進程的充分肯定。
中國嚴控“衝突鑽石”意義重大: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透露,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鑽石消費國和第四大毛坯鑽石貿易國。據統計,從金伯利進程實施伊始的2003年至2013年,中國各口岸累計監管進出口毛坯鑽石5.34萬批次,重量46009.4萬克拉,貨值近366億美元。
“‘鑽石誠可貴,和平價更高’。”金伯利進程2014年度主席、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非洲一些國家的反政府武裝在其控制區內非法開採、銷售鑽石,以此換取軍火,發動和延續內亂。
“這個問題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魏傳忠說,為遏制“衝突鑽石”問題的蔓延和擴大,非洲有關國家發起一項旨在制止衝突地區非法鑽石貿易的國際證書制度——“金伯利進程”。
根據聯合國決議和茵特拉肯宣言,自2003年1月1日起,出口國必須為出口的毛坯和半成品鑽石簽發官方證明,進口國政府在驗明出口國官方證書無誤後,方可准予進口。
魏傳忠介紹,早在證書制度實施之初,國家質檢總局牽頭與相關部委就一起公佈了中國政府為實施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而採取的管理措施要點,實現了在中國境內對毛坯鑽石的進出口監管、礦區開採監管等環節的全口徑管理。
“中國加強了重點環節的監管,使中國的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實現了從礦區到口岸、從口岸到工廠、從境內到境外的全口徑監管。”魏傳忠說。
2005年,中國邀請該年度金伯利進程主席、俄羅斯薩哈共和國施蒂諾夫總統率領國際核查組到中國訪問,並對中國實施“進程”工作進行核查。2014年2月,由南非、安哥拉、歐盟、俄羅斯等組成的國際核查組再次對中國進行了核查訪問。
“核查組在完成了對中國整個監管流程的檢查後,盛讚中國實施了世界一流的體系。”魏傳忠說,“這些都說明,我們在毛坯鑽石簽證驗證、進出口監管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充分體現了一個現代化鑽石加工國和貿易國應有的實施水準。”
目前,金伯利進程已有54個成員,因為歐盟委員會28個國家整體參加,現共代表81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這些成員履行國際義務,有效監控毛坯鑽石進出口貿易,在遏制“衝突鑽石”的非法交易,維護非洲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協助聯合國解決安哥拉、塞拉利昂、利比裏亞、科特迪瓦等國衝突問題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非洲國家、乃至全球國際社會關注的遏制武裝衝突、促進產業發展的成功典範,成為國際礦產資源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魏傳忠說。
在中國政府等的積極推動下,2014年4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充分肯定金伯利進程在解決科特迪瓦鑽石監控問題上所發揮作用,一致同意解除對該國歷時八年多的鑽石貿易禁運。
魏傳忠認為,中國成為年度主席國後,當務之急需要對“進程”的各項規則和制度進行一次細緻的梳理,在充分溝通協調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進程各項制度和規範,努力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工作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