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6日電(記者潘瑩)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首倡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參與熱情和關注度不斷提升,“絲綢之路經濟帶”由構想已逐步邁向實質性進展,實現路徑越來越清晰。在26日舉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上,中國政府官員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具體內涵作出進一步闡釋。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鍾山在題為《深化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
紮實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演講中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域和國別範圍是開放的,凡是有意願的國家和經濟體都可以參與進來,成為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絲綢之路經濟帶也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將充分依靠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臺,併為這些機制和平臺充實新的內涵。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也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新時期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我們將秉持開放包容精神,歡迎沿線各國積極參與,不斷深化雙邊、多邊務實合作,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也歡迎國際社會、國際組織參與和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廣泛吸納各方力量,促進共同發展進步。
針對外界關心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現有絲路沿線經濟利益體會否衝突等問題,李樸民在演講中強調,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過程中,將充分利用現有合作機制和平臺,照顧各方利益關切,把沿線國家的立足點與中國的關切點結合起來,擴大利益匯合點,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將政治關係優勢、地緣毗鄰優勢、經濟互補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優勢、持續增長優勢。
李樸民說,新時期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我們將推動與沿線國家在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準、拓展產業投資合作、深化能源資源合作、拓寬金融合作領域、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強生態環境合作等重點領域的合作。
論壇向參會的百餘名中外專家學者發出熱情倡議,希望大家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就加強雙邊多邊經貿、科技、人文合作,構建合作機制和平臺深入進行研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建共享、共贏共榮貢獻智慧。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會期兩天,設兩個圓桌會議,議題分別是“絲綢之路: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土耳其、美國等20餘個國家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圍繞上述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