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野稱“須珍惜‘習安會’這一步”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外媒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冷淡的握手,為過去兩年因島嶼主權問題險些釀成公開衝突的中日關係帶來了“解凍的希望。

會面方式備受外界關注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0日報道,習近平對安倍晉三的冷淡態度表明了兩國間難以改變的態勢——中國經濟和軍事高速發展,而日本雖然經濟在走下坡路,仍努力保持自己的影響力。

報導稱,據安倍晉三的親信加藤勝信透露,安倍還向習近平提到近日自己觀看了中國上海歌舞團的舞劇《朱鹮》。加藤勝信說,習近平微微一笑作為回應。

另據日本《東京新聞》11月11日報道,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10日的會見是他自2012年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首次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見。

報導稱,習近平提及了兩國事先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在歷史認識等問題上敲打安倍。這可能是為了約束被視為“右傾的安倍內閣的動向。

習近平主席10日相繼“會見了前來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的領導人。但中國媒體在報導中使用了“應約會見的標題,以強調這次會談是應日本多次要求才實現的,凸顯安倍與其他領導人的明顯區別。

日本《產經新聞》11月11日報道稱,中國中央電視臺在10日的報導中,基本沒有涉及日中首腦會談中雙方為改善關係所做的努力,而是強調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歷史認識問題警告日本,安倍首相表示“日本決心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等畫面。其目的在於給中國國內觀眾留下中方在主導首腦會見的印象。

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11日報道,在APEC相關活動以及與其他領導人的會談中,習近平雖然沒有像過去那樣批評日本,但在與安倍首相的會見中也沒有忘記歷史問題。

報導稱,習近平自上臺以來一直用對日強硬姿態增強凝聚力,預計今後也不會手軟。中國將日軍開始製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明年還將與俄羅斯等國合作舉辦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活動。今後,中國很可能會加強對日本施壓。

日朝野稱“須珍惜這一步

據共同社11月10日報道,日中兩國首腦10日在北京舉行了兩年多來的首次會見,對此日本政府與朝野各黨紛紛肯定稱這是朝著兩國關係改善邁出了“很大一步(官房長官菅義偉語)。同時也有一些意見指出,解決問題並不容易,還存在歷史認識等問題。

報導稱,自民黨幹事長穀垣禎一在記者會上對今後繼續對話表示期待,稱“必須珍惜這一步,推動關係向前發展。

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向媒體談及首相安倍晉三明確表示繼承有關歷史認識的歷屆內閣談話一事,稱“這是傳遞給中國一個重要的訊息。

民主黨黨首海江田萬裏肯定稱“能實現會談很好,並表示“今後要關注中國會如何落實圍繞構建海上聯絡機制達成的共識。

維新黨的國會議員團幹事長小澤銳仁表示:“具體的成果應該只是為構建海上聯絡機制啟動對話。平息兩國間諸多問題的道路是艱辛的。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11日報道,日中首腦時隔近三年會晤,日本經濟界對兩國改善關係的期待聲音高漲。不過,中韓正式宣佈自由貿易協定實質性談判結束,日本被置於不利地位,日中雙方需對改善關係做出進一步努力。

報導稱,經團聯會長榊原定征10日在會見記者時高度評價日中首腦會晤。他說:“這是兩國向改善關係邁出的一大步,是近期發生的事件中最有意義的一件大事。

日中兩國政府今後將研究恢復部長級對話。榊原就此表示,在經貿環境得到完善後,兩國的經貿關係自然也將得到推進。

雙方達成共識意義重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習近平和安倍晉三在北京的握手,標誌著迄今為止令人擔憂的中日關係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在過去兩年裏,兩國政府的交往極少,還差點發生衝突。兩人如今覺得應該會面,無論時間多短,都是受亞洲及亞洲以外各地區歡迎的事。

另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習近平與安倍10日進行了尷尬的握手。沒有笑容。然而,這個瞬間仍然標誌著這兩個鄰國的關係取得了重大突破。日本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說,這次握手是一個強烈信號:各方面的工作可以恢復了。

報導稱,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即便進行看似淺淺的交流,其影響也非同小可。

日本《每日新聞》11月11日發表社論稱,安倍晉三首相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借助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舉行了會見。由於受島嶼主權和歷史問題的影響,兩國關係陷入了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糟糕的狀態。而今,兩國為了打破僵局又重新回到了起跑線上,並且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的和平發展符合日本的利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日本理應對戰爭進行反省,繼續走和平國家的道路。

日本《朝日新聞》11月11日發表社論稱,北京寒冷的空氣透射著溫暖的陽光,恰似目前的日中關係。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經濟強國,兩國在歷史上曾有過密切的交流。我們希望首腦對話中斷的異常時期從此宣告結束。

雖然會見僅持續了25分鐘,但雙方就改善關係達成共識意義重大。能否以此為契機去構建可靠的信賴關係,關鍵要看今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