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這裡是巴西,不同以往!
——巴西世界盃小組賽首輪盤點
新華社記者王春燕
王昊飛
何軍
當地時間17日隨著潘塔納爾球場終場哨聲的響起,巴西世界盃32強都已經完成“裏約大冒險”的首次亮相。
不成功的小組賽首輪是相似的,成功的小組賽首輪則各有各的成功之處。巴西世界盃的小組賽首輪比賽,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但巴西世界盃首輪比賽的精彩之處,卻與往屆世界盃的開局不盡相同。
(小標題)科技不攪局,足球更純粹
最讓全世界球迷關注的,毫無疑問是此前從未出現在世界盃賽場上的科技元素。足球運動是否應該引入科技元素,曾飽受爭議:科技來襲,足球運動還是否純粹?16場比賽之後,泡沫噴霧劑和門線技術攜手告訴我們:科技不攪局,足球更純粹。
揭幕戰上,當主裁拿出泡沫噴霧劑,在人墻前的草皮上噴出一道白線時,標誌著“裁判神器”正式登場。既能有效地劃定任意球應放的位置,也能輕鬆確定防守人墻與足球之間的距離,泡沫噴霧劑廣受認可。
門線技術則負責專治各種不服。本屆杯賽首輪比賽結束後,門線技術成功識別了一粒“壞球”,也成功認定了一粒“好球”。智利隊的射門被澳大利亞隊後衛在門線上鏟出,法國隊的進攻被洪都拉斯隊門將摁在了門線上。到底球進沒進?門線技術說了算。
目前看來,科技的使用並不攪局,還很好地平息了爭議球雙方的矛盾,當然也不用裁判再為爭議球的判定被任何一方指責。雖然目前引進的科技元素並不能讓冤假錯案在世界盃賽場上絕跡,但至少“蘭帕德式的冤案”在門線技術的使用下,將不再重演。
(小標題)進入狀態早,進球多到爆
世界盃開賽前,曾有媒體建議球迷們在小組賽第一輪結束之後再看球,這無外乎是因為多屆世界盃的首輪比賽場面難看、進球少,但讓這些預言家意想不到的是,巴西世界盃首輪以高進球率開場。
在揭幕戰以4粒入球“開閘”之後,世界盃的進攻狂潮便一發不可收拾。首輪的16場比賽中(北京時間18日淩晨巴西與墨西哥的比賽為小組賽第二輪比賽),已攻入49粒進球,場均進球多達3·06個,平局也只出現2場。這一系列數據都在訴說一個事實:首輪比賽,好看!
回顧近五屆世界盃,進球數持續走跌:從1994年美國世界盃場均進球2·71個一路降到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2·27個。然而,這種不斷下降趨勢似乎將在本屆世界盃“觸底反彈”。或許有人覺得目前場均3·06個進球並不能代表整個巴西世界盃的數據,但這是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開端卻是不爭事實。
此外,豪門間的強強對決也不得不提。無論是荷蘭隊5:1暴虐衛冕冠軍西班牙隊,還是意大利“男模隊”2:1將英格蘭隊打成“三喵軍團”,或是“德意志戰車”4:0碾碎葡萄牙,這些強強對決讓球迷們看得熱血沸騰。
雖然巴西隊與墨西哥隊率先打響的第二輪比賽沒能再次吹響進球潮的號角,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下一輪比賽的期待:既然狀態已經打出來了,就別收著了,讓進球大戰來得更猛烈些吧!
(小標題)裁判顯緊張,判罰惹爭議
各支球隊早早打出狀態,但也有人遲遲沒能進入狀態,那就是裁判。首輪比賽過後,多場比賽的爭議判罰將裁判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巴西與克羅地亞的揭幕戰上,主裁判西村雄一判給巴西隊的點球在賽後引起極大爭議,正是這一判罰改變了比賽進程,讓東道主扳平了比分。而在墨西哥與喀麥隆的比賽中,多斯桑托斯的兩粒進球都被裁判以越位為由無情吹掉,而慢鏡頭回放顯示,第一個越位球裁判有誤判嫌疑。
德國與葡萄牙比賽中,裁判馬齊奇判給德國隊的點球和將佩佩吹罰出場的紅牌,都引發了葡萄牙隊員和球迷的極大不滿。但馬齊奇也有“對不起”德國隊的時候,他在比賽中兩次阻擋了德國隊的快速防守反擊。
無論是抹殺原本應該算進的好球,還是輕易將手指向禁區內的那個點球點,或是那張是否應該出示的紅牌,都讓裁判意外成為首輪比賽中“搶頭條”的關鍵詞之一。畢竟,優秀的裁判應該是賽場上看不到的“隱形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