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古代陶制明器展亮相香港
新華社香港7月15日電(記者謝希語)香港歷史博物館將於本月16日至9月15日舉行“甌駱漢風:廣西古代陶制明器”展覽,通過廣西出土的陶屋、陶倉、陶井等建築模型,重現二千多年前的民居建築形態及生活面貌。
本次展覽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局聯合主辦。15日,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健、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李康、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胡建中等出席開幕式。
曾德成表示,這次展覽展出76件(套)珍貴文物,當中包括不同類型的明器,如陶屋、陶倉、陶井、陶灶、陶船及動物俑等,年代跨越西漢到南朝,彌足珍貴。這些珍貴文物反映了漢越文化在嶺南融合的過程,也展示了漢代廣西民居建築特色,以及當時社會經濟面貌。
漢初提倡“以孝治天下”、“事死如事生”。凡衣、食、住、行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均製成模型,放入墓中隨葬,讓死者在陰間過同樣的富裕生活。從西漢中期至東漢後期,各種陶質的模型如屋、倉、井、灶、田地、人物俑及動物俑等明器大量出現。這些在二千多年前製作的陶質模型,除了反映人們精神信仰外,也展現了古代建築形態、特點及發展規律,同時也是研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實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