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率市場化當下的現實矛盾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 李哲】面臨經濟下滑,中國利率市場化是否應該放緩,成為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場最為關注的話題。從當前的市場回饋的情況來看,對2年內完成利率市場化可能性普遍存有疑慮。

當前利率市場化推進過程,面臨穩健偏緊的貨幣政策以及2015年美國加息所引發的國內資本外流的現實因素,這無疑對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形成利率攀升壓力。

而宏觀經濟尤其是實體企業盈利未見好轉且外部衝擊的雙重影響下,利率市場化放緩或將成了選擇難題。

兩年內完成利率市場化有困難

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李劍閣最新在北京參加金融街論壇上表示,利率改革涉及到整個市場經濟中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中國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時,必須同步進行國有經濟和地方融資平臺融資形式的改革,否則兩年內完成利率市場化的任務是有困難的。

他指出,在中國資本供應充足的背景下,貸款利率本不應該高企。究其背後原因,主要是因為在中國經濟主體中,占比相當高的國有經濟對貸款利率不敏感。

“我們的國有經濟,大家都看到它首先是佔用了銀行貸款的絕大多數,再加上地方融資平臺,地方融資平臺對於銀行貸款利率的不敏感。

他認為,當前中國的資本供應是充足的,因為中國老百姓的存款儲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並且,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存款利率相當高。在存款利率高企情況下,貸款利率也不會低。

李劍閣還表示,中國應加緊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在近兩年中,國有經濟和地方融資平臺融資形勢的改革也必須同步進行,並且要儘快到位,否則兩年內完成利率市場化的任務是有困難的。

利率市場化兩年內完成,這是今年“兩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招待會上的明確表態。不過,隨著中國經濟2014年的持續下滑,外界就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是否應該暫緩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李劍閣此番表態可謂意味深刻。作為國家經濟領域最為著名的智囊以及前任國內最大型的金融機構中央匯金投資的高管,李劍閣在國內經濟決策方面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利率市場化已放緩 配套改革應跟上

在其他改革配套尚未完全到位之際,李劍閣就利率市場化的最新觀點值得參考。不止於他,另一位中國在國際上排名第一的經濟學家、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的觀點,也與其不謀而合。

魏尚進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利率市場化有一些配套改革要做,但並不是說要等,而是應該一起做:國有企業改革、資源價格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應該同時推進。如果後兩個改革沒有做好,光推進利率市場化,反而會造成更多的資本流向回報不高的行業或資源浪費、環境破壞比較大的行業,進一步加大扭曲。所以,金融改革和其他的配套改革要綜合起來考慮。

改革需要配套。國際上的金融機構對當下中國利率市場化放緩也持贊同看法。彭博9月份採訪的23位元分析師結果顯示,將近半數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將無法達到周小川今年3月設定的上述目標。12位受訪者預計能如期取消上限,9位受訪者認為到2017年3月才會取消限制。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姚煒認為,中國政府關切經濟急劇下滑的風險,這意味著利率市場化取得進展稍顯不那麼優先。取消利率的限制可能意味著,一些企業的融資成本會更高。而政府一直在竭力降低這類融資成本。

而在國內的經濟學家看來,目前中國利率市場化已“有序放緩。

國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鐘正生撰文指出。首先,沒有財政制度的根本變革,推利率市場化有“硬傷。其次,匯率市場化改革要提速,央行先期建立利率走廊也許是必需的。但中國建立利率走廊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央行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管理能力,即央行要有效監測並靈活調控貨幣市場的陰晴冷暖。二是央行具有較高的利率政策自主性,即央行需要為人民幣匯率更多地鬆綁,才能從被美聯儲貨幣政策綁架的窠臼中掙脫出來。

鐘正生還認為,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是“有序推進,而是“有序放緩了。個中緣由,自然是利率市場化背負著太多“不能承受之輕。

內憂外患下的中國利率市場化

實際上,周小川在今年7月份時也明確談到,目前利率市場化主要難點有兩個。

第一,我國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高度重視發展,各地用錢的積極性很高,資金需求量很大,貸款需求很強。(決策者)會考慮存款利率上升後,能不能覆蓋貸款風險。如果提高貸款利率,對經濟又有影響。

第二,我國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還存在著“軟約束現象,也就是有一部分貸款實體並沒有真正想還款,或求助於行政幫助貸款,或者多貴的錢都敢借。國企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改革,目前問題不那麼突出,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由於地方幹部換得比較快,出政績就離開了,“軟約束就比較突出。

應該看到,在此之前,利率市場化能有效推進,一方面是國內經濟企穩,另一方面是國內資本異常充裕,企業對利率的敏感承受能力亦加強。而當前這兩方面的優勢條件,基本上已經消除殆盡。

美國加息預期越來越強烈,國內資本外流將難以避免,同樣,為調結構所實施的定向刺激政策,整體也避免了大規模的刺激手段。國外國內兩方面因素都導致錢越來越稀缺,越來越貴。這種情況下利率市場化的放緩似乎成了必然選擇。但長遠來看,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