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裏約熱內盧7月13日電
題:申辦世界盃,飲鴆止渴還是救命良藥?——世界盃中國“結”之十八(上)
新華社記者公兵、汪涌、王昊飛、王浩明
剛剛結束的巴西世界盃不禁勾起了中國對世界盃的嚮往——進世界盃難,奪世界盃更難,辦世界盃也不行?
中國足球如何發展一直是方家和球迷樂此不疲討論的話題,申辦世界盃自然也包含其中。但之於中國,申辦世界盃到底是好是壞?是飲鴆止渴還是救命良藥?
(小標題)反方:“無底洞”與“吸血鬼”
理由一:經濟“無底洞”。
今年5月,巴西26個州和首都聯邦區中的22個陸續舉行罷工反對世界盃。6月12日巴西世界盃開幕前幾個小時,反對世界盃者在聖保羅與警方發生衝突……
巴西《聖保羅頁報》5月份的民調顯示,受訪者中55%認為,舉辦世界盃對巴西弊大於利,認為利大於弊的僅36%。
一個五奪世界盃的足球國度如此反對世界盃,哪裏出了問題?
一個字:錢!
其實巴西人反對的並非世界盃,而是世界盃遠超預算及可能存在的腐敗。巴西世界盃投入達110多億美元,接近南非世界盃的3倍,是德國世界盃的7倍。巴西政府2007年稱,場館建設經費全部由私人贊助,但實際這項費用90%出自公共財政,比如巴西利亞的馬內加林查國家球場完全由政府買單,其中聯邦區政府佔70%,聯邦政府佔30%。
本月早些時候,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61%的巴西人認為,拿本應用於公共服務的錢辦世界盃對這個國家是一種傷害。
美國範德堡大學體育經濟學家弗羅曼說:“靠世界盃賺錢是個糟糕的經濟理論,對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在以往的5個舉辦國中,4個都虧了錢。”
南非世界盃最早預算4億美元,最終卻高達43億美元。南非預計世界盃為南非經濟帶來3%的增長,實際只有0.5%。
通貨膨脹也是部分巴西人反對世界盃的一個因素,高盛首席拉美經濟學家拉莫斯說,巴西經濟有滯漲趨勢。
巴西旅遊公司總裁內托表示,從2011年開始,世界盃極大推動了巴西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100萬個就業機會。但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教授加夫尼認為,這一數字被誇大了,只會有少數巴西人從中受益。
理由二:“白象”問題嚴重
南非體育記者壟林斯表示,“南非為世界盃所修建的大型場館如今基本上變成了白象(昂貴的擺設)。”
南非誇祖魯納塔爾大學教授邦德說,南非在場館建設方面花費了25億美元,但這些場館使用率不高,而每年的維修和運營補貼還需約1800萬-2400萬美元。
巴西會怎樣?
馬瑙斯、納塔爾、庫亞巴修建的體育場都擁有超過4萬個座位。其中,地處亞馬孫流域深處的馬瑙斯球場耗資3億多美元,但只承擔四場比賽,而且這裡陸路不能抵達,這裡只有一支第四級別的球隊,每月的維護費將達25000美元。巴西利亞可容納7萬人的馬內加林查國家球場耗資近5億美元,但這只有一支乙級球隊。庫亞巴也只有低級別球隊,如何填滿容納47000人的潘塔納爾球場?何況巴西頂級聯賽巴甲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4000人。.
現為巴西聯邦眾議員的前國腳羅馬利奧說,世界盃後上述球場難以生存,“也許今後在這些場館會一個月舉行幾次音樂會,除此之外,這就是個笑話”。
理由三:承辦國難直接收益
按國際足聯規定,從電視轉播到品牌贊助再到相關產品銷售,國際足聯將絕大多數財源牢牢攥在手中,甚至門票收入,當地組委會的分成也只有十幾個百分點。相反,從2002年的26.7億美元到2010年的36.6億美元,再到本屆世界盃預計的45億美元,國際足聯賺得盆滿缽滿。
羅馬利奧說:“(巴西)那麼多錢打了水漂,而且已經無法挽回,但國際足聯卻大賺特賺。”
理由四:中國足球水準低,承辦也是“看客”
專家認為,中國足球水準那麼差,申辦世界盃意義何在?即便中國憑東道主身份直接晉級世界盃決賽圈,屆時也極有可能小組出局,充當看客。南非世界盃東道主就是一個例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