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无接触”概念更是让无人机得到进一步广泛应用。
除了大疆这样为人熟知的消费级产品,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是工业级无人机市场: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19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为102.2亿元,较2018年的69.8亿元增长46.42%。
此外,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需求将持续攀升,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从产业链来说,无人机行业的上游为包括零部件、原材料在内的硬件和软件生产,中游主要是无人机制造厂商,包括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下游则是无人机销售、运营和应用服务等,其中,工业级无人机主要在农林植保、交通安防、勘测等领域发挥作用。
成立于2017年的星逻智能主要做的就是无人机的下游服务,专注于工业无人机市场。具体而言,其为行业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基于无人机库及云端的产品,即为无人机提供自动起降、飞行、调度、充电与数据采集的中间层软硬件。
星逻智能希望让无人机实现真正的“全自动”。这一想法的提出和星逻智能创始人兼执行董事王海滨的从业经历有关:王海滨精通无人机工业应用和无人机电池管理与充电,具有16年无人机相关行业经验。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王海滨表示,受到特斯拉汽车快速充电的启发,他察觉到无人机快速充电的市场机会。
星逻智能的主要技术团队由资深无人机飞控专家、嵌入式开发专家、大数据领域专家及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面技术人员构成,目前公司研发人员的比例为80%左右。2016年,团队发布全球第一款无人机多层充电机库。
王海滨认为,当前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急需实现真正的“无人化”,才能减少终端用户的成本。在他眼中,真正产业化的无人机运营,在地面应该只有极少或者没有人工参与,所以,他们要把无人机的自动驾驶和自动充电相结合。
“工业无人机的成本包含人的驾驶成本、运维成本、数据分析产品成本以及运输成本,这部分占到80%左右,还有20%才是无人机以及无人机的耗材成本。”王海滨介绍称。
具体到产品方面,星逻智能在“云”、“边”、“端”三个层面研发了相应的产品。
“云“即为祺云综合操作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无人机的飞行系统及地面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航线规划、视频监控任务调度、无人机及机库管理等功能。“边”指的就是无人机智慧机库,完成无人机充电、数据储存等任务。通过站点式的布局,无人机机库可以为无人机提供续航和养护能力,根据勘察情况对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并输出结果。
据公司介绍,星逻智能的每个机库可以覆盖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只要30台机库就可以密集部署整个区域;在上海临港片区,星逻智能部署了7台机库,大约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一台。
图片来源:星逻智能
王海滨认为,在进行这些部署之后,城市内的应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应用,都可以用这种类似于“连锁洗衣店”的机库模式来完成,客户不用自己再去建站。
在“端”方面,星逻智能开发的是天枢无人机自动驾驶系统——实现无人机的自动驾驶、自动避障、自主充电及网联通讯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星逻智能是国内目前商业化运营最成熟的无人机全自动运营供应商。2017年,星逻智能率先将无人机机库“启”应用于智慧城市管理,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区级机库调度网络落地应用。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售给阿里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智慧城市、安防应急、光伏、电网等场景落地。
通俗来讲,在无人机参与城市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垃圾倾倒、违章建筑、人流和车流疏导等问题随时进行响应,避免人工响应速度慢、监管有盲区等问题,通过自动运营降低无人机作业成本;在海洋勘查方面,无人机可以进行海岸线巡逻、大客流监控,同时网联喊话系统可进行实时管理,双向互动。
不过,智慧城市仍是星逻智能目前服务较多的领域,王海滨表示,未来公司也会重点面向这一方面发展落地场景。
疫情期间,星逻智能开发了一套产品,该套产品是一个无人化系统,可通过远程操控实现无人机自动升空巡逻,识别人群集聚、口罩佩戴情况并进行喊话。今年上半年,该产品已落地英国伦敦,形成了初始运营能力。
据星逻智能介绍,从沟通到发货、再到实际部署和首飞的全过程只用了2个月,帮助海外用户首次实现了无需星逻技术人员现场参与的无人机全自动、无人化的部署。目前,公司已经和英国客户达成长期合作。
不过,目前星逻智能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公司,但王海滨认为,此次和海外客户的合作将是一个突破口,同时他也表示,海外工业无人机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国际化战略会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今年4月底,星逻智能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领投,老股东遨问创投与远瞻资本继续跟投。公司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强“祺云”无人机综合操作系统以及丰富基于“祺云”的多SaaS应用,并加快部署无人机充电管理网络,为更多的智慧场景应用落地和“新基建”项目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