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90後”成為中國非遺傳承者

新华社

text

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徽墨。資料圖

刻模、制胚、描金……記者見到項頌時,1990年出生的他正在專注地製作自己的徽墨作品,動作嫺熟而認真。出生在徽墨製作世家的項頌是當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名傳承人。

“徽墨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也是中國制墨技藝中的一項傳統工藝,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墨的歷史悠久,可追溯於唐朝末年,到了明清時期,徽墨的製作進入鼎盛時期。儘管臉上略顯稚嫩,但從小對徽墨耳濡目染的項頌已隱隱有大家風範。

徽墨、陶藝、風箏、剪紙……在現代中國的一個個喧嘩的都市中,這些聽上去顯得古早的“絕活兒如今成為年輕人堅守傳統、傳揚民族優秀文化的陣地。而為了保持生命力,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90後等新青年吸收進來,作為新一代的非遺傳承者。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為了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範化,從2006年開始,中國就陸續確定並公佈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省區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逐步向市縣擴展。

無論是“家學深厚的非遺傳承人,還是普通的城市新青年,中國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正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與責任感。

“我小時候原本對徽墨並沒有特別的在意,年輕嘛,總想著玩!後來要繼承父親的手藝才開始學習。現在這項技術被列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們國家還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我們必須要將老祖宗的技術傳承下去,這是我學習徽墨技藝的動力。項頌說。

在各地,年輕人不僅直接投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和傳承,還通過各種青年社團來向社會推介非遺文化,一人甚至將這一“愛好發展成了自己的終身職業。

中國傳媒大學的“非遺青年們。資料圖

中國傳媒大學的“非遺青年就是一個由二十多名“90後大學生組成的校園社團。顧名思義,這個學生社團就是以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他們組織非遺公開課、傳統文化分享會,在北京高校中已“頗有名氣。

廣西欽州學院的一批“90後大學生多年前就自發組織起來,集體研習陶藝。他們將當地“坭興陶大師們傳承的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創新弘揚“坭興陶工藝,製作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陶藝大賽中獲獎。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名畢業生在當地的陶藝生產企業就職,致力創新傳承“坭興陶非遺文化。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墨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不論是墨模還是制墨所用的材料都很有講究,共有數十道工序,而每一工序都飽含著文化的傳承。項頌說,“越是身處眼花繚亂的都市,越是珍惜傳統文化的縷縷墨香。我始終覺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做好中國非遺的保護、傳承,我們這一代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