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营养餐”菜色单一口味不佳,媒体建议引入竞争机制

亚太日报

text

根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惊人,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其中,学生营养餐浪费比例达到了供应量的三分之一,被调研的某城市中小学生粮食浪费量为每餐130克。

事实上,许多中小学都配备了看上去花色品种很是齐全的营养餐,如果单就各类营养数值来看,中小学生成长所需摄入的营养能够达到标准。但是,如果这些食物最终被孩子们丢弃,那么,他们所获得的营养也是有限的,营养餐并未起到营养的效果。

为什么中小学生不爱吃营养餐?一方面,的确有部分孩子饮食习惯不好,挑食偏食,这从营养餐中被浪费的食物分类就能一窥端倪,有45%的主食和30%的蔬菜进了泔水桶,而85%的肉食和90% 的汤水都进了肚子。另一方面,学校和餐饮供应方也应反思,如果营养餐味道不好吃,学生吃不下去,最终营养也会“打折扣”。营养餐供应量是根据孩子饭量设计的,一些孩子丢弃食物后,为了填饱肚子自然外出打牙祭,膳食均衡和餐饮卫生自然更受影响,报告也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倾向于校外就餐。

笔者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吃了12年营养餐,或者说就是盒饭。吃过的餐盒叠放在一起,恐怕能有几十层楼高。当一种口味的盒饭连续吃上多少年,天天吃顿顿吃,再好的胃口也吃不下去了。家长们也找过校方,询问能否提供现做的热饭菜,得到的答复也很无奈:学校里没有空间和人手去搞一个食堂。中午12点送到孩子手中的营养餐,往往9~10点就做完了,盒饭从城外的配餐公司送到市区耗时很久,再好吃的饭菜,也难免变了味道。另外,千篇一律的菜色,制作不佳的菜品,也让孩子们失去了胃口。

与中小学营养餐屡屡被吐槽不同,大学校园的食堂,往往是被学子们竞相转发的亮点,甚至成了招生利器。同样一群人,为什么上中学不爱吃营养餐,上了大学就爱上食堂?其实,变化的不是孩子的口味,变化的也不是食物档次,因为营养餐和食堂做的都是家常菜,而是因为,大学食堂往往有各类补贴,另外也引入了一定的竞争机制,自然在花色品种上追求创新。相比之下,中小学餐饮不仅缺少相应的补贴机制,而且配餐选择也并不透明,一些学校就餐人数较少,存在长期由一家机构包办餐饮的情况,自然缺少动力。

营养餐不仅要让孩子们吃好吃饱,还要吃得健康,超出比例的“小胖墩”和“小麻杆”都不是正常现象,毕竟,中小学餐饮质量不仅关乎孩子们的身体,也关乎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中小学餐饮的经济支持力度,并且引入相应的招投标机制,让老师、家长和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