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开花 专家称选地存方向性错误

APD自贸区观察

text

[亚太日报 李哲]外有亚太自贸区,内有上海自贸区,中国当下对内对外的改革路径一目了然。作为经济下滑以及结构调整阶段最为重要的改革路线图,自贸区被予以重要使命。习近平主席日前也明确表示,上海自贸区要在全国加速复制。

紧随其后,大连海关从11月11日开始复制上海自贸区的14项监管措施条例,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也开始复制5项上海自贸区海关改革制度,同样,福建平潭实验区也将全面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海关监管机制。

**

上海自贸区尚难言“成功**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屡有传出天津、粤港澳自贸区于日前获批的消息。不止于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更表示,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议。

“自贸区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改革的抬头兵。不过,围绕自贸区改革的顺序以及发展方向,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对此,《亚太日报》日前专访了社科院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

袁钢明认为,目前情况来判断上海自贸区,还不能用“成功一词。“上海自贸区的模式一开始就存在“问题,它很想在整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找一个易于突破的亮点来达到某种特殊效果,这种做法很像当年深圳特区,给予一个区域特殊的政策把经济搞活,但这种思路已经不符合当前中国经济情况,因为现在中国经济整体是发展起来了,包括沿海各地以及内陆地区也都尽可能地实现与国际贸易对接,包括货币、金融等。

“因此,现在在全国办任何一个特殊的区域,不太可能再给它更多的优惠条件,除非免税,但免税的话对其他区域又不合理,反而会造成新的扭曲。那上海自贸区到底要体现在什么方面才能产生亮点?现在还找不到。如果说在制度创新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的话,现在也不是,上海能做的,其他区域也能做的。袁钢明谈到。

“上海自贸区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从目前的表述看依然乏善可陈,大型的外商投资机构目前还比较少,现在进来的大多数是内资企业,内资企业进来很可能做的是投机性行为,比如炒房地产等。说到底,自贸区要创建一个金融的特区呢,比如更加开放的人民币国际化平台,还是像深圳特区这样定位为贸易自由化,或者科技人才方面,现在来看目标并不清晰。

同样,对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持不同意见的还有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

**

自贸区应设立在经济薄弱区域**

马宇认为,上海自贸区有三大政策点,即投资、金融、税收。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的今天,在对外开放已有相当程度的中国市场,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新要求下,传统的自贸区功能定位,根本不足以推动新时期的改革和开放进一步深化,难以为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足够的活力。“所以,放松投资管制、深化金融开放、试验税制改革就成为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根本要义和核心内涵,目前这方面依然缺乏进一步开放。

针对全国遍地开花的自贸区申报热潮,袁钢明认为,相比发达的沿海区域,如果把自贸区建立在内陆地区效果会更好,比如现在重庆西安已经建立了一些保税区等,如果再把自贸区放在这里,能使它更开放、更自由,那它能更好地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那自贸区的意义会更大。

他认为,一些一线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本身已经享受到了特殊的政策优惠,如果再搞特殊中特殊的自贸区,对全国其他城市来说缺乏公平,自贸区最应该建立在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这将有利于国内各区域经济水平逐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