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后美国官员急匆匆撤退的一幕,成为近日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相关视频和照片显示,喀布尔机场上拥挤着大量阿富汗民众,想要挤上美军的C-17运输机逃离,现场一片混乱仿佛好莱坞大片,但并没有出现救场的“超级英雄”,反而造成不少人员的伤亡,现实比电影残酷得多。
好莱坞不会错过的题材
2001年,美国和英国联手发动阿富汗战争,虽然2014年底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但当地美军一直无法脱身。作为美式价值观的输出端和民主党的潜在支持者,好莱坞自然不会错过阿富汗题材,多年来制作了一些基于阿富汗历史、文化和阿富汗战争的影片,既向美国选民传递美国挑起阿富汗战争的“必要性”,也适时为美国政府从阿富汗撤军铺垫足够理由。
好莱坞一直有拍摄“反战电影”的传统,尤其是对于越南战争的反思,诞生了诸如《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等银幕经典。然而对于阿富汗战争,好莱坞的佳作相对较少,尚未出现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作品。从类型上,这些影片大体可以分为战场、政治和文化三种视角,总体来说都是基于美国人立场,阿富汗当地人的想法则大多经过“挑选”,这自然是一种典型的“好莱坞式思维”。
最近的一部阿富汗战争影片是2020年的《前哨》,根据亲历者回忆录改编,讲述一个美军连队被部署在阿富汗的前哨阵地,每日在心惊胆战中度过,既要防范塔利班随时随地的偷袭,也要安抚阿富汗当地居民,直属上尉不是被调走就是车祸丧命,普通士兵盼着早点收到撤离令。影片最后部分展现了逼真的哨所围攻战,导演意图歌颂士兵的英勇和战友情,一定程度上揭露和讽刺了白宫和五角大楼愚蠢的战略部署和用士兵生命做政治筹码的行为。
另一种“反战宣传”
基于此类基层美军战斗部队的好莱坞影片,还有2019年的《杀戮部队》、2018年的《12勇士》、2013年的《孤独的幸存者》和2009年的《兄弟》,这些影片试图营造战场的真实感,同时把美军士兵塑造成具有人道主义、不滥杀无辜平民的正面形象。
至于当地阿富汗人对美军的微妙态度,《孤独的幸存者》等片也有涉及:—好心放走牧羊人的突击队员反遭塔利班包围、受伤落单的美军士兵被善良的阿富汗村民搭救……这其实符合美国舆论对于阿富汗战争的解读:“塔利班是坏的,阿富汗人民是好的。”
相比对美军士兵的同情和歌颂,好莱坞对阿富汗战争背后的政治动机的解读则更具嘲讽意味。2017年的《战争机器》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四星上将想通过大规模打击塔利班行动来建功立业,这一构想却被政客和媒体联手用“军队误炸平民”的报道毁掉,这种庸俗化的创作思路也算是好莱坞另一种“反战宣传”。
同样把阿富汗战争与政治嫁接的还有2007年的《狮入羊口》,通过自由主义记者和鹰派保守议员的交锋,探讨把平民士兵送上阿富汗战场的意义,比常见的战争片多了理想主义的反思,但终究没有跳出“美国至上”的俗套。
以“救世主”自居
至于阿富汗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不少西方人还是从2007年的《追风筝的人》中获得,影片在新疆喀什取景拍摄,通过儿童视角博得广泛同情,而一些美国人也曾以“救世主”自居。
2016年的《威士忌、探戈、狐步舞》中,女战地记者金姆到了阿富汗战场上才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相比英雄主义的宣传,影片中对当地生活的细节描写,倒是体现出阿富汗人在苦难中的乐观,只可惜此类情节在好莱坞电影中并不多见。
除了好莱坞,十多年来加拿大和欧洲其他国家也拍摄过不少基于阿富汗战争的影片。例如丹麦的《一场战争》、英国的《卡贾基》、法国的《特种部队》、西班牙的《敌对区域》以及加拿大拍摄的《鬣狗之路》等,其中大多是从执行突击任务、解救人质等具体行动入手,讲述西方部队与塔利班武装周旋,在付出牺牲后脱离险境,最终与家人团聚的故事。
倒是2010年波兰人拍摄的影片《必要的杀戮》,别出心裁地采用阿富汗“恐怖分子”的视角,展现主角杀死美军士兵后逃脱,在雪地丛林里杀戮求生的过程,凭借演员逼真的表演和导演渲染的濒死氛围,该片获得当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评委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