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巡井人”“冰火交加”守护供热管线
供热季,500余名巡检员下井夜巡,维护市政热网地下主管线;智能供热管理设备为巡检者“减负”
A08-A0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11月27日晚,长安街的一处热力井,工作人员在检测井内温度。
11月27日晚,北京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管网二所二班来到长安街一处热力井,准备作业。
深夜11点,王京曦上班了。
他打开长安街上的一处井盖,潜入到6米深的地下空间——幽暗,管道遍布,偶尔还有小动物出没。
地面气温已低至零度,井下世界蒸汽升腾。6小时内,王京曦要在地上地下来回穿梭。
北京正式启动供热已近一个月,500余名地下供热管网的巡检员,每天过着“晚11早5”的工作生活——为避免影响交通,主干道地下管网巡检通常在夜间进行。夜班已然成为巡检员生活的一部分。
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的供热季,是对供热管线全年维护工作的一次“大考”,供热管网巡检员的任务也最重。整个冬天,巡检员们频繁下井、出井,过着“冰火交加”的巡检生活。
这些寒夜里的“巡井人”,并不为普通市民所知,就如同藏在地下的热力井。
“地下工作者”
晚上11点,北京城区气温已经接近0℃,东城区南衣袍胡同内车流和人影稀疏。王京曦拉开道路东侧的一个热力井盖,蒸腾的热气瞬间从井内喷涌而出,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气体检测仪的细皮管伸入井内,测温枪对准井口。设备显示,氧含量读数20%,没有有害气体,井下气温32℃。这意味着,可以下井。
戴口罩、打手电、系好安全绳索,王京曦和一名队员先后攀着竖梯,爬下6米深的热力井。
南衣袍胡同下的热力小室约有20平方米,留给王京曦和队员行走的空间略显局促。两条直径约1米的供水、回水管道从小室中央穿行而过。两人打着手电仔细检查管道外表、除污器、控制阀门、支架等,并观察小室内部的土建结构是否完好、沟内有无渗水。
户外温度低至零下,但热力井内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受管道高温炙烤,井下的温度通常高达30℃-50℃,与外面的严寒形成强烈反差,检修动作幅度稍微大一些就是一身汗水。
30分钟后,两人重新回到地面,此时,他们的额头已经渗出汗水。“井下设备正常,土建结构完好,没有渗水。”众人收拾设备,清理现场,准备乘车前往下一个热力井——早晨5点之前,他们需要巡查完10个点位。
北京地下的供热管线纵横交错,王京曦是北京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管网二所二班班长,二班负责的热力管网位于北京核心区域,东起北京站,西达人民大会堂北门,南至天坛北门,北到朝阳门内大街。管网长度44公里,约占北京热力集团整体供热管网的四十分之一。二班21名队员分工对辖区管线下井夜巡,全部巡完一轮大约要用两个月。
王京曦负责的区域内有8条热力管网主线以及多条分支,包含650余座热力井。目前管道内输送热水的温度在100℃左右,如果出现极寒天气,管内高压混合水汽温度能达到130℃。
检修工作也因此存在一定危险。王京曦早年听老师傅说,曾有一名队员没穿防烫靴,穿着自己的鞋下井,刚落地脚就被烫伤了。王京曦成为班长后,每次下井前都要叮嘱队员仔细检查安全设备。
井下湿热的环境还吸引了不少小动物前来安家,“常见到蟑螂、老鼠,偶尔也会遇见蛇。刚开始会心里发毛,身上起鸡皮疙瘩,后来都习惯了。”王京曦说。
随时出动应对险情
巡检员并不是只有供暖时才忙起来,管道维护的功夫更在平时。为保障冬季供热平稳,管线中的病害采取“冬病夏治”的方式。非供暖时节,热力巡检人员会对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维修。管网中的热水常年不停,用于保障特殊地区的用热需求,以及市民的生活用热水,因此巡检人员要全年守护管线运行。
热力检修工作者随时可能面对突发状况。二所二班负责的热力管线位于北京核心区域,覆盖多个部委、医院、酒店和千家万户的冬季供暖以及生活热水保障。管线一出事故,就会影响一大片区域的居民。因此他们必须通过每天高强度的巡检,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一旦发生险情,队员要保证24小时随时出动。
王京曦回忆,经历过最惊险的“险情”,是2016年的一次抢修经历。
那年1月18日晚上9点左右,长安街新闻大厦酒店旁的一处热力水管突然发生爆裂。管道里是100℃的高温水,万一波及行人,后果不堪设想。
“班里有名队员乘公交经过,看到热力井里冒出来大量水汽,当时管道还没有爆裂,他预感不妙,赶紧给我打电话,同时下车跑向现场。”王京曦和其他队员十分钟内抵达了现场,此时热水管道已经爆裂,大量热水喷涌而出,白色水汽飘了几十米高。
王京曦和队员立即封锁事故区域并上报险情,同时联合消防、公安、环卫等部门前来的人员关闭管道闸门、抽除积水、抢修故障点、清理现场。众人一夜未眠。后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热力管道上方区域发生污水泄漏,腐蚀滴穿管道。
如今想起这次抢险经历,王京曦仍感到后怕,“万幸没有人受伤,如果是上下班高峰期,真不敢想象后果。”
这些年,王京曦的手机至今没有主动关过机。他说,供热管网的巡检员基本都是如此。
集中供热62年
如果从修建第一条热力管线算起,北京集中供热历程已走过60余年。从业30年,在一线巡检热力管线的王京曦,见证了北京供热发展至今的半部历史。
1958年,北京第一条集中供热蒸汽管线动工,三条热水管线随后也相继开工,当年北京建成了7.2公里蒸汽管线和6.2公里热水管线,供热面积2.75万平方米。同年9月,在苏联援助下建设的大型高温高压热电厂“北京第一热电厂”正式发电。北京集中供热就此拉开序幕。
1991年8月,刚从学校毕业的王京曦加入了北京热力供热管网巡检队伍。最初,他跟着老师傅到处跑、下井检修,觉得什么都新鲜,特别兴奋。
王京曦回忆,那时的设备简单,王京曦和师傅骑着自行车,一个手电筒、一把检修用的钩子、扁铲,几乎就是全部家当。遇到有积水需要清理,他们就把交通工具改为三轮车,拉上抽水用的水泵赶往作业现场。
后来,北京供热面积从城中心向外急速扩张,管网巡检人员的任务量随之增加。今年,北京市总供热面积已达到8.95亿平方米,是1958年的3万多倍,参与北京供热保障服务的企业也增加到了1200多家。
目前,北京市政热网地下主管线主要由北京热力集团负责管理,检修群体也在几十年间逐步壮大。该集团输配分公司现有500余名一线巡检员,分片区共同维护着从热源厂到热力站1700多公里的地下管道。
从自行车到“黑科技”
王京曦常感慨,骑自行车走街串巷下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近年来,供热行业逐步向智能化转型,智能供热管理设备的运用和普及,为检修者“减了负”。T2测温胶囊、遥控巡检机器人、飞行球……王京曦对这些供热管网中正在推广的智能设备如数家珍;在巡检人员的背包里,对讲机、气体检测仪、防毒面具等安全保障用具也已成为必备品。
“测温胶囊”可以捕捉井下管道的温度变化。在交通运输部南侧路边的一处热力井口内壁上,装着两枚约一掌大小的测温胶囊,胶囊底部通过一根数据线将温度传感器悬挂于井内测温,内置的数据发射器,可将温度数据实时传输至工作站电脑系统。热力井下的供热管道一旦发生漏水等故障,井下温度会升高,测温胶囊会捕捉到这一变化,并将警报信息传送至站点或检修人员的手机上。
据他观察,智能设备的投用至少节省了30%的人力。从前遇到管线故障,只能人工地毯式排查,有时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发现故障点。有了测温胶囊,发生故障检修人员即刻就能精确获知故障点位,十几分钟就能到达现场维修。
北京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起,北京热力集团加强了输配分公司智能化管网建设,在地下管线巡检中试点推广轨道式机器人、测温胶囊等智能设备,并建立管线运行数据预测预警模型与数据库,对热力井室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目前测温胶囊已基本覆盖北京市核心区供热主管线。
不过,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潮流中,拜师学艺、老少传承检修技艺的习俗依然留存了下来。从业至今,王京曦带出了十多个徒弟。除了师傅传艺,现在所有巡检员上岗前,要完成井下作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供暖检修是一门技术活,得能吃苦、有责任心、胆大心细,容不得半点差错。每个新队员都得经过老师傅手把手教,学成出师至少要三到五年。”在他看来,这些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比自己当年懂得多、学得快,思想也活跃。在一些新设备的使用中,有时他还会反过来请教年轻的徒弟们。
班组里多是“90后”,48岁的王京曦已是长者。最近正是供热巡检高峰期,一线巡检员们吃住在一起,很多人往往一周只能回一两次家。彼此朝夕相处的时间,甚至比家人更长。对巡检员而言,同事早已成为另一群家人。
30年前刚上班时,王京曦在同期入职的队员中年龄排行老四。如今班里的队员们见到他,仍会亲切地叫一声“四哥”。
■ 对话
北京市供热协会秘书长胡保久:
供热行业智能化是必然趋势需吸引更多高端数字化人才
如果从第一条供热管线建成算起,北京集中供热已走过60余年,供热面积从最初的2.75万平方米拓展至今天的超8亿平方米。北京市供热协会秘书长胡保久认为,未来北京集中供热会走以科技为动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引入高水平人才,通过智能化逐步替代一部分人力,智能化发展将是一大趋势。
集中供热提升供热质量
新京报:1958年之前北京有供热设施吗?集中供热后有什么变化?
胡保久:1955年时,北京已经有2100多座小型锅炉房,分散供热。
1958年,北京市首次建成7.2公里蒸汽管线和6.2公里热水管线,供热面积2.75万平方米,同年“北京第一热电厂”正式发电。这一年可以算是北京集中供热的开端。
开始集中供热后,从小型锅炉房各自为战向大型锅炉厂集中供热、规范管理过渡,供热质量提升了,逐步腾退分散式小锅炉房,环境污染减少了,也节省了资源。
新京报:北京集中供热遇到过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
胡保久: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逐步“煤改气”,相比燃煤,烧气成本大幅提高。当时有锅炉房师傅说,天冷的时候烧一天锅炉相当于扔进去一辆奥迪。
大家开始重视节能。2003年,行业内提出了八项供热节能技术,比如供热气候补偿、水力平衡技术等,降低不必要的燃气损耗。北京市也开始推广,这些技术的使用后来有效节约了燃气资源使用量。
近几年开始的供热管理智慧化转型,也是当前供热发展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
新京报:北京集中供热什么时候开始向智能化转型?目前智能化普及程度如何?
胡保久:可能难以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2018年左右智慧供热的概念提出的比较多,这一年很多大型供热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化供热管理、投入智能设备的尝试。
目前北京集中供热的智能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逐步推广普及,智能化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智能化发展将成行业趋势
新京报: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化供热?
胡保久:智能化供热管理通过智能系统、设备,能让供热系统更加安全稳定运行,并让供热企业与用户建立更直接的联系,使供需形成纽带,企业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供热,提升用户满意度。智能化管理也能提高供热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和损失。
总的来说就是提升三个方面:安全性、效率、用户满意度。
新京报:目前智能化转型存在什么难点?
胡保久:智能化普及程度还不高。运用智能化供热管理设备和系统时,企业需要投入的费用相对较高,目前供热企业中真正投入使用智能设备和系统的比例还比较低。后续可能需要有更完善的相应激励和补贴政策,促进供热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供热技术标准和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外,高端人才也比较稀缺。受学历和技术水平限制,目前一些供热企业的很多一线工人,从传统工艺转型到智能化管理,操作数字化智能设备的难度还比较大。供热行业需要更多的高端数字化人才,要想办法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
新京报:未来,北京集中供热发展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胡保久:过去的60多年里,北京的集中供热飞速发展,供热面积今年已超过8亿平方米,覆盖全北京,居民冬季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目前,北京集中供热发展正从粗犷式增长转向精细化管理,如何提升技术,跟互联网行业进行对接,吸引数字化人才,国企和私企怎么进行供热资源整合,都将是当下和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未来北京集中供热会走以科技为动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引入高水平人才,通过智能化逐步替代一部分人力,智能化发展将是一大趋势。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