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大半個中國——腦癱農村詩人余秀華的一夜爆紅

亞太日報

text

詩人余秀華。 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亞太日報訊】綜合媒體報道,近日,隨著一首名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詩在網絡“病毒般蔓延後,余秀華火了。她的詩歌及隨筆,在微博微信等地激起一波閱讀和轉發熱潮。再早一些時候,她的詩作接連在全國知名詩刊上發表,被邀請到北京一所大學參加詩歌朗誦活動,也被《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關注報導。

這個寫了16年詩的湖北鐘祥市石排鎮橫店村的農婦,終於被大眾所識。不過這種熱烈的關注來得有些特別,媒體和讀者更願意在解讀她之前給她貼上“腦癱詩人、“底層的標籤。

一朝走紅,余秀華也不明白所以然,“感覺上天了,好危險啊。對於大家反復提及的“腦癱詩人稱號,她欣然接受。而在她的博文中,余秀華其實已經說出這樣的話:“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民余秀華的。

1月17日,余秀華站在自家門前。 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她在博客中回應突然的走紅,稱自己的身份順序應是女人,農民,詩人。“但是如果你們在讀我詩歌的時候,忘記問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將尊重你。她覺得,任何身份的標籤都不能淩駕於詩歌本身之上。

到目前為止,餘秀華已經創作了兩千多首詩,主題多關於愛情、親情和生活感悟,以及對外面的世界與自由自在的嚮往。

《紐約時報》:鄉土中國消失了?

《紐約時報》中文網20日發表文章說,都說鄉土中國消失了,而其實這一代看電視、上網、玩手機的農民,也早就不是以往我們印象中的傳統農民了。

余秀華在家門口的田裏打草喂兔子。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文章指出,余秀華雖然是農民,卻是高中畢業生,對中外詩歌有過不少涉獵。而且她也不是沒有走出過她的村莊,詩人身份以外,她還是參加湖北省運動會的象棋運動員。所以,由“農民詩人而生出的關於底層的悲催想像,與余秀華詩人的實際情形之間的確存在較大反差。

文章作者認為,余秀華的詩很現代,且有女性自覺–-–某女權網站已貼出她很多詩。雖然詩裡還攤著一院子黃色玉米棒子,但那“穿過大半個中國所獲得的開闊眼界,已超越了鄉村,看見火山,河流,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槍口下的麋鹿和丹頂鶴,與橫店類似的故鄉–––這哪裡還是村姑農婦的識見?這首最廣為人知的詩,甚至超越了個人生活,去關心公共事務,已然是宏大敘事了。

詩人余秀華

余秀華在詩裡講述,“我的殘疾是被鐫刻在瓷瓶上的兩條魚/狹窄的河道裡,背道而行。

余秀華生於1976年,出生時因倒產缺氧造成先天性腦癱,這讓她走路不穩、手發抖、說話口吃。她說,這對學習、工作、婚姻都帶來了影響。

余秀華打字比較慢,只用左手一個手指敲鍵盤。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她說,詩歌一直在清潔和悲憫自己。“當我某個時候寫到這些內容的時候,那一定是它們觸動了我,溫暖了我,或者讓我真正傷心了,擔心了。如今,她的詩歌已有2000多首。

她因病高二就輟學,然後在1995年經人介紹嫁給了一個大她12歲的男人。她將這段婚姻形容為“青春給了一段罪惡,在這段被詩化的婚姻中,一個現年18歲的兒子已在武漢念大一,丈夫尹世平則回應“只是性格不合,生活仍要繼續。

尹世平常年在外打工,余秀華與自己的父母生活在橫店村中。橫店,這個在余秀華詩中與“愛情並駕的主題,小至蒲公英的花種,大到藍天白雲,都已被她的筆墨收錄。

若無意外,余秀華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守在院子裡,看看書,打掃衛生,喂喂兔子,然後等詩句溜進腦海,顫抖地敲動電腦鍵盤記下。

在沒有電腦之前,余秀華都是在筆記本上手寫詩歌,櫃子裏存放著十幾本寫滿詩歌的本子。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有時候就是自己一刹那的感覺,不高興的時候,就去表達一種不高興的情緒,並不是說要用詩句達到什麼樣的表現。……對我來說寫詩是一件小我的事情,我覺得我的殘疾就是命,有些事情你改變不了,改變不了的就是命運……你在這個地方,你想走你想飛,但是你飛不起來。

余秀華很高產,有時候一個下午就可以寫五六首詩。在擱筆良久的小說《泥人》中,她把寫詩稱作“一個人的私密旅行。只不過她的旅行用一根手指完成—因為腦癱,她只會用左手食指打字,打字的時間遠遠超過構思。現在,讀者可以通過她的博客讀到她創作的詩歌,最早的作品能追溯到2009年8月。

寫詩給她帶來了一些詩壇的名氣,無法給她帶來很多財富,《詩刊》發表余秀華的詩後,給她寄來了1000多元稿費,讓她非常高興,她每月的低保救助金才60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