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經濟分析人士說,中國經濟很可能會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20年,這符合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和中國發展戰略的需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
這是最近10年來中國政府確定的最低經濟增長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還進一步提出,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說,“7%左右的增長速度屬於“中高速,從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有潛力以這樣的速度增長20年。
李克強總理年初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表示,以中高速再發展一、二十年,中國的面貌就會持續改善,也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由於中國經濟規模已超10萬億美元,基數增大,即使是7%的增長,年度現價增量也將達8000多億美元,比5年前增長10%的數量還要大,相當於一年給世界新造了一個中等經濟體。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啣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林毅夫說,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準的“雙中高,既有可能,也很必要。
他認為,若不然,不僅會減緩跟發達國家收入差距的縮小,也會影響中國2020年發展目標的實現,並且可能會在就業、金融、財政等方面出現問題。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據林毅夫去年9月的測算,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番目標,中國年均經濟增速自2014年起至少要達到6.8%;為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標,年均經濟增速則不能低於7%。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認為,“7%左右的波動值可以是0.2個百分點,這是目前中國經濟可以接受的。
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截至去年,尚有7000餘萬農村貧困人口,且面臨東中西部區域發展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水準不高等問題。
與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相比,中國經濟總量僅相當於美國六成左右,人均GDP不足美國的七分之一。
祝寶良表示,按現價匯率計算,如果中國經濟以7%左右的速度增長20年,其規模將達40萬億美元左右。他說,即使對經濟增速進行小幅下調,中國經濟規模超越美國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為確保人均GDP依然很低的中國實現2020年目標,必須留有一定的餘量空間,使新常態初期的經濟增速保持在7%左右的中高速,為更加深入地實施結構性改革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對衝外部經濟環境的意外惡化。
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增速過低會帶來系列衍生問題,累及結構調整、就業保障、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
僅就經濟增長而言,如果速度過快下降甚至失速性下降,將會造成政府公共開支減少、社會失業率陡然上升和居民收入增速劇烈下滑,從而超出了社會的可承受度。
林毅夫表示,中國仍然具有較大的後發優勢,無論是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環境改善還是城鎮化等,都具有很大潛力。
中國正在實施以“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結構調控為特點的“巧調控,而“強改革+巧調控的政策模式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發展的“穩定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於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準“雙目標,同時指出,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
對於做好“十二五收官之年的政府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握好以下三點: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
中國將把改革開放推向縱深,其中的改革包括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投融資體制,價格,財稅體制,金融,國企國資;開放涵蓋外貿轉型升級,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走出去戰略,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
中國還將協調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包括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進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
“儘管中國具有潛力保持中高速增長20年,但需要積極努力進取、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維護外部環境穩定。盧鋒說。(完)(參與采寫記者:王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