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民族主义消费”助推中国时装行业

text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8月27日文章,原题:“民族主义消费”推动中国时装行业一场全国性的购物狂欢把不起眼的中国运动服装制造商鸿星尔克变成了中国最热门的品牌之一。这凸显了“民族主义消费”趋势如何改变中国的零售格局,并给西方公司带来压力。

鸿星尔克或许没有“李宁”的大胆设计来打动米兰的时尚潮人,也没有安踏的财力来收购大名鼎鼎的外国品牌。

但上月传出向北方遭受水灾的河南省捐款5000万元后,该公司被网民誉为“国货之光”。人们涌向其专卖店,抢购从运动鞋到背包的一切商品。

北京一名时尚博主一口气买了6双该品牌的鞋子。她在“小红书”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我可以真正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力量,我要支持我们伟大的民族品牌。”

人气猛增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但这种购买狂潮凸显了民族主义情绪对中国人购物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老一辈中国人会攒钱购买质量更好的外国大牌产品,中国年轻人则不同。他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国内品牌和尊重其文化渊源的设计。

“政治气候的变化在推动民族主义消费趋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驻香港的分析师伊万·苏说,“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从小使用外国品牌。对于他们来说,外国品牌没什么特别的,可以更容易地被替换掉。”

这种偏好的转变催生了“国潮”,即消费产品的设计具有强烈的中国元素。从起源于唐朝的古老图案到5G和高铁等高科技符号,与民族自豪感相关的东西经常被国内品牌使用。今年5月,中国首个探测器着陆火星后,许多服装品牌迅速推出了太空主题产品来庆祝这一成就。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奥运会取得佳绩,也激发了李宁设计以成语“横扫千军”为主题的T恤衫。

过去,往往是国际品牌引领时尚潮流,中国本土零售商基本是追随者。但今年前4个月,中国品牌在百度热搜品牌中占75%,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仅为45%。本土品牌中最受欢迎的三大类别是数码产品、服装和美容产品。

一些西方零售商试图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产品,在中国主要节日期间推出限量版产品。但他们的设计可能被视为过于直白,甚至是不尊重中国人的。“国潮”品牌的流行也可能引发中国人对西方品牌促销式的“中国限量版”的更多质疑。(作者Nikki Sun,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