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中醫藥課程搶手 6千人爭45額月入可達5萬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首間中醫院即將面世,人才配套備受重視,不少生力軍有意加入;浸會大學開辦的中醫及中藥學士課程,去年共有6,000多人競逐約45個學位,港大及中大的中醫課程亦非常搶手。

浸大生月薪7千 變擁8診所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有浸大舊生看準市場空白,立志改寫傳統中醫藥業的形象,由05年畢業時月薪7,000元,發展至今日坐擁8間中醫診所。

浸大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理學士課程畢業生歐卓榮,是現任康德堂中醫診所及全仁中醫董事,坐擁8間中醫診所;回想16年前,他曾與父母在選科「拉鋸」,家人憧憬兒子選修西醫、護理,不看好他在充斥紙尿片與奶粉的藥房內從事中醫。

不怕「苦」的他,眼見政府開始重視中醫發展,不顧家人、老師的反對,選擇讀中醫。讀書生涯最難忘是由理科轉讀「陰陽五行」;在大學住宿時,每逢同學受傷,都會為他們針灸療傷,他笑言同學是其「白老鼠」。

2005年大學畢業後,他在私人診所工作,薪金只得7,000元,「當時中醫認受性不高,應該要令社會認識新時代的中醫!」3年後他與同學合辦開中醫診所,標榜以西醫營運模式管理,引入電腦診症系統,不再是寫潦草藥方。自認是「開荒牛」的他,將個人儲蓄押在診所上,2010年開辦第2間診所,現時已開到第8間,收入可觀。

中藥有別中醫月薪可達5萬

港人對「針灸推拿」不再抗拒,市場需求漸大;浸會大學開辦的中醫及中藥學士課程,畢業生平均起薪點逾2萬元及1.4萬元;中藥畢業生若擔任政府部門的科學主任,月薪更可高達5萬元。

浸大中醫藥課程導師強調課程並非培訓學生默默「執藥」,而是要成為具備中西醫知識的現代中醫及中藥藥劑師。

中醫學貫中外醫學

中醫及中藥兩者常被混為一談,浸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余堅文直言,中醫是接觸病人,而中藥則是研究藥材;以該校中醫學士課程為例,是需要學貫中外知識,6年內修讀中西醫診斷學,並要到內地醫學院實習,學生畢業後須通過中醫執業試,才可成為中醫師。

他續稱,課程在1998年開辦,首屆畢業生起薪點約6,000元,但隨着註冊中醫師制度落實、各區的中醫診所增多,去年畢業生起薪點高達21,500元,逾8成人從事中醫,其餘則繼續進修。

冀落實註冊中藥師

此外,浸大亦在2001年開辦全港首個中藥學士課程,浸大中醫藥學院中藥課程主任陳虎彪指出,不少學生誤會課程是學「執藥」,但課程除了學習藥用學名,更要學藥用拉丁語、中藥鑑定學、中藥化學,將來可以從事藥物開發研究。他估計,現時中藥畢業生的起薪點約1.4萬元,一般會擔任藥廠或政府部門監測中藥工作,甚至貿易、化驗,亦有部分學生擔任研究生;陳指,現時政府部門及業界內,約8成人員來自浸大的中藥課程畢業生。

以衞生署為例,工作包括檢驗中藥中毒個案、評估坊間藥材,科學主任月薪可達5萬元。但他慨歎政府仍未落實註冊中藥師制度,「現時沒有,不見得以後沒有,業界正在爭取,畢業生出路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