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學校軍訓連發“狀況”引關注

新华社

text

(新華社記者謝櫻、李丹)24日,湖南龍山縣皇倉中學軍訓教官與師生發生衝突。25日,陜西西安市一名高一學生在軍訓時暈倒並在送醫後宣告不治。幾天前,遼寧阜新一名高中女生在軍訓期間因挨批評回家後跳樓自殺。

這幾起與軍訓有關的事件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對此,多方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不能因為軍訓出現“狀況就因噎廢食。關鍵需要教育方式和內容提質,不能再停留於疊被子、站軍姿、正步走等軍訓“老三樣。

根據中國教育部與軍方聯合頒布的《學生軍事訓練工作規定》,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是國家人才培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學校教育和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軍訓已成大中學校新生入學之初不可或缺的“第一堂課。

“周南中學的軍訓進行了十多年了,學生普遍感受是受到了教育。很多家長也認為通過軍訓,自己的孩子變得懂事,變得能吃苦耐勞。湖南省周南中學教科室老師符笑汀說。

在中國,大學生、高中生軍訓一般只有7到30天。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不論是學生猝死的悲劇,還是“肢體衝突導致師生受傷入院,深層次看是一個時期學校特別是中學軍訓問題累積的結果。

“一些軍訓教官對學生的要求極為嚴格,個別訓練方式比較粗暴。而如今的學生多為‘90後’‘00後’,是家裏的‘小皇帝’,體力不足但個性很強,因此,雙方比較容易產生衝突。一位不願具名的高校輔導員告訴記者。

此外,按照教育部下發的中學、高等學校軍事訓練教學大綱,“集中訓練的軍訓教學內容中包括輕武器射擊、單兵戰術、戰傷救護、軍兵種知識、行軍、野營等內容。然而記者走訪多所學校了解到,當今軍訓實際實施過程中,卻大多為疊被子、站軍姿、正步走“老三樣。

“內容枯燥乏味,體力消耗大,對於如今的學生來說,確實容易產生厭惡情緒。一位高中老師告訴記者。

有專家指出,軍訓是高校和中學一種常態的教學行為。軍訓特有的嚴格與艱苦,使其成為學校培養新生組織紀律觀念和艱苦奮鬥作風,提升班級凝聚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集中強化訓練,有利於提高新生的組織紀律性,有助於新生迅速融入新的學習環境。

不少專家建議,軍訓的對象大多是未成年人,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士兵,這就要求參訓教官資質的選拔、對參訓教官的崗前培訓以及軍訓具體方式方法的選擇,都應“以學生為本,符合參訓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特質。

中南大學負責學生軍訓組織工作的一位部門負責人認為,作為直接面向學生的教官,不僅需要具備較好的軍事素養,更須具備一定人文素養,學會包容、溝通。更重要的是,教官與學生應該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記者了解到,中南大學近幾年採取本校國防生軍訓新生的方式,不僅讓成為教官的國防生的技能得到充分鍛鍊,“學生訓學生的模式更讓師生之間的溝通親切、順暢。

“軍訓前的培訓與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湖南省長郡中學教育處主任王秋雲告訴記者,在軍訓前,學校與武裝官兵進行了充分溝通,嚴格規定不得打罵、體罰學生。同時,也對學生做好思想工作,強調軍訓的意義以及“服從是軍人的天職等,建立起學生對教官的尊敬和信任,確保軍訓順利有效進行。

還有不少學校相關負責人建議,準軍事化的學生軍訓內容,應適當融入女生格鬥操、唱軍歌、團隊遊戲等內容,以興趣鍛鍊結合軍訓,讓身體鍛鍊、精神培養貫穿到軍訓整個過程。

“在軍訓中,還需要學校各部門充分參與、嚴密監管。班主任、生活老師、醫生陪同待命,及時處理訓練場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才能將軍訓的積極作用發揮至最大。王秋雲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