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領頭羊與開放排頭兵:自貿區“廣東經驗”釋放改革紅利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GDP總量接近8萬億元,占到全國的10.7%,同比增長達到7.5%。2016年,廣東再次走在全國其他省份地區之前,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發展成績單。

全球經濟低迷,國內經濟也在探底,廣東GDP能夠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靠的是什麽?

開放,不斷地對內對外開放。正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新春期間在《彭博商業周刊》撰文所言,開放經濟造福世界。

廣東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先行者。30多年前,廣東的對外開放主要靠“三來一補”為主的傳統貿易,如今,世界貿易需求萎縮,中國和廣東省產業結構和經濟模式也在發生改變。

面對新形勢,由廣州南沙、前海蛇口、珠海橫琴三大片區組成的廣東自貿試驗區擎起了廣東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旗,通過改革創新,廣東自貿區也成為自貿區試點中的排頭兵。

在《亞太日報》2016年進行的全球自貿區系列調研中認為,廣東自貿區最具開發投資吸引力。

中國美國商會主辦的《中國簡報》評價說:“隨著一個個自貿區在沿海地區試驗推廣,投資者和企業會發現在中國做生意比以往更加方便。未來,廣東自貿區及其涵蓋的三個片區將會為中國經濟發展及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發揮關鍵性作用。”

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以來,除了常規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政策,廣東自貿區率先在行政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創新改革,使其成為廣東開放程度最高、營商環境最優越的地區。

廣東省自貿辦會同政府和學術機構研究編制了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指數、投資便利化指數和跨境金融指數,這是中國首創的地區性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的綜合評價指數,指數顯示,廣東自貿區在制度創新、金融領域開放、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給我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三個片區都非常積極主動探索各方面的問題,然後以問題為導向來加快制度的創新,還包括用互聯網思維打造高效的電商服務型政府,在投資便利化水平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參與指數編制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說。

去年1—11月,廣東自貿區新設立企業7.06萬家,同比增長42.9%。其中,外商投資企業4070家,同比增長77.3%;合同外資36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2.8%。自貿區吸引合同外資占到全省同期總額超60%。

2016年6月,匯豐銀行成為首批在廣東自貿試驗區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外資銀行。匯豐大中華地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在匯豐集團看來,廣東自貿試驗區提倡的綠色金融有望成為未來粵港金融合作的重點,“我們希望兩地能夠共建綠色金融體系,以綠色債券為核心來加強合作。”

對於廣東自貿區聯通港澳的優勢,英國IMA(International Market Advisor)曾評價說,依托《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所提供的政策優勢,廣東自貿區旨在實現珠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 廣東自貿區有望加強內地及香港澳門三地的經濟聯系,促進三地貿易服務自由化。新的監管機制將進一步發展優化,包括改善海關監察系統以及在CEPA協定框架下為香港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外貿出口受阻對廣東經濟影響十分明顯,自2008年之後,廣東出口增速一直處於低速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完成進出口63029.5億元,同比下降0.8%。

面臨嚴峻的外貿形勢,廣東則隨機應變,通過自貿區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南沙自貿區的一大名片便是跨境電商體驗店,每天有超過4萬票的跨境商品從南沙保稅港區發往中國各地。坐擁南沙深水大港和通達全球的外貿班輪航線,南沙以直購體驗新業態為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集聚發展,首創的跨境電商體驗店模式也從南沙走向中國其他地區。

去年1—11月,廣東自貿區內累計跨境電商進口37.9億元,同比增長142.86%。南沙片區的“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也被商務部評為中國四個自貿試驗區8個最佳實踐案例之一。

此外,廣東自貿區的“稅控發票領用網上申請”、“原產地簽證管理改革創新”等多項試點經驗被選入中國國務院決定在新一批自貿區進行推廣復制的19項改革試點經驗。

除了在中國國內推廣復制,從廣東自貿區走出的制度創新成果,正向著更大的世界舞臺邁進。

2016年10月,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向全球市場發出了“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倡議”,小到一罐奶粉、一袋紙尿褲,大到一臺汽車,都可以用手機刷一下二維碼,瞬間知道這些進口產品從離開工廠到抵達消費者手中的每一個流通環節。這一倡議一經發出,就得到了澳大利亞、泰國、美國等國積極回應。

“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這是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廣東自貿試驗區提出的定位和要求。

廣東省自貿辦主任曹達華表示,未來廣東自貿區將率先開展契合片區產業發展、集通行規則和新型規則於一體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對接壓力測試,確保353項建設試點任務和66條改革創新經驗的復制推廣全面落地實施,爭當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新標桿。

可以期待,隨著廣東自貿區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試點實踐將成為自貿區的“廣東經驗”,走出廣東,在中國其他地區甚至世界其他國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釋放持續開放的改革紅利。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