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門”第二季:大眾的自我救贖

新華社

text

(新華社記者沈忠浩 胡小兵)在汽車尾氣檢測中,不僅在氮氧化物排放數據上作弊,在二氧化碳排放數據上也涉嫌造假;不僅柴油車有問題,汽油車也出現狀況。隨著德國大眾集團曝出汽車尾氣檢測新醜聞,其股價4日大幅跳水9.5%,“排放門”事件進入“第二季”。

德國運輸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4日在聯邦議會表示,約9.8萬輛大眾汽油車涉嫌在二氧化碳尾氣排放數據上造假。此前一天,大眾集團公開承認,部分車型的二氧化碳實際排放量高於被檢測機構認證的排放量,約80萬輛車牽涉其中,絕大部分為柴油車。

大眾“排放門”醜聞始於今年9月,當時美國環境署指控大眾旗下部分柴油車在尾氣檢測中作弊,主要針對氮氧化物排放。大眾隨後承認,在相關柴油車上利用操控軟件躲避尾氣檢測,約1100萬輛柴油車捲入其中。

與“第一季”的開場不同,排放醜聞的“第二季”以大眾“自爆家醜”的方式開始。大眾方面不僅主動披露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還給出了經濟損失20億歐元的預估。大眾如此“積極坦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急於自救的心態。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米勒說:“除了毫不留情、完整地做出解釋,我們別無選擇。”

對大眾來說,“排放門”首先是一場巨大的誠信危機,而保持透明公開是其自救,即贏回客戶、合作夥伴、投資者及公眾信任的第一步。就這點而言,大眾自爆家醜,開啟醜聞“第二季”有一定積極意義。畢竟,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是在大眾內部調查中發現的,至少說明,其兌現了開展自查的承諾並取得了“收穫”。

然而,即使認錯、改錯態度良好,大眾集團在醜聞“第二季”中的處境可能更加艱難。可以預見,“第二季”會有更多的涉事車型被公佈和召回,大眾將為此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

更重要的是,大眾集團很可能在歐美市場腹背受敵。一方面,美國監管機構對大眾柴油車尾氣中氮氧化物排放超標和檢測數據作弊緊盯不放,美國環保署2日又公佈了一批涉事車型,其中首次出現了保時捷等豪車品牌。根據大眾集團最新發佈的財報,今年前9個月,保時捷是大眾集團利潤率最高的子公司。捲入“排放門”後,保時捷的利潤也可能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美國監管機構還盯上大眾汽車的安全缺陷問題。德國媒體3日披露,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對大眾集團涉嫌隱瞞汽車安全缺陷展開調查。無獨有偶,大眾公司4日宣佈,因凸輪軸機械缺陷可能影響車輛制動,將從美國市場召回9.18萬輛汽油車,涉及甲殼蟲、高爾夫、帕薩特等車型。

另一方面,在特別重視碳排放的歐盟市場,大眾很可能因碳排放問題遭受處罰。2012年以來,歐盟對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日趨嚴格。有歐盟發言人對媒體表示,在歐盟委員會對大眾公司做出可能的處罰決定前,必須先弄清事實。據悉,為掌握更多信息,歐盟委員會5日將召集各成員國的尾氣排放認證機構代表開會。

伴隨涉事車輛增多,多個醜聞疊加,大眾面臨的處罰和賠償壓力將繼續上升,削減成本和調整業務不可避免。就大眾造假醜聞,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為避免今後此類事件的發生,必須對目前的公司結構進行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