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的“鑽石十年” 深化產業與資本對接是當務之急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 】12月13日,由新華社亞太總分社主辦、新華社亞太總分社新媒體平臺《亞太日報》承辦的首屆東盟發展論壇在香港舉行。新華社亞太總分社社長俱孟軍在論壇發表致辭時說,倡議和主辦東盟發展論壇,目的是為了給不同國家的來賓,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首屆東盟發展論壇,以“共建互信,打造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旨在通過深入交流,增進瞭解,以時代的智慧,嶄新的理念,推動建設相互信任、緊密合作、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來自東盟十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工商界人士,香港工商界代表以及中國內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在此主題下進行了深入探討。

“鑽石十年是共識

本屆論壇分為四個主要議題:“共建互信,打造命運共同體;深化經貿合作,提升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推動互聯互通,共建海上絲綢之路;加快務實合作,建設東盟共同體。

中國和東盟近年來合作的核心點是“中國-東盟自貿區。這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可視為中國“走出去的第一步。而且這一步邁得不小,構建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貿區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貿區。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實質性合作在2004年雙方簽署《貨物貿易協議》時已開始,此後在服務貿易和投資協議上達成一致。過去十年成為雙方不斷推動一體化進程的“黃金十年。在雙方經歷了了解和接納的第一階段之後,下一個十年顯得尤為重要。

在東盟發展論壇上,與會者們認為,中國—東盟關係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互惠互利的戰略夥伴關係正在向著深度和廣度發展。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互聯互通,開創中國-東盟全方位戰略合作的“鑽石十年,這有國家意志和人民願望為基礎。

與會人士認為,本地區各類合作機制,如亞太經合組織(APEC),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如何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如何排除干擾,共建互信,推動中國-東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以和平協商的方式處理好地區熱點問題,保持地區經濟繁榮,維護地區安寧與穩定,是中國和東盟各國需要面對並解決的課題。

產業對接待強化

拋卻一些地緣政治的爭議,中國與東盟在經濟上的合作也有待進一步加深。過去十年中國和東盟構建了自貿區的合作框架,但真正的一體化需要雙方密切的產業鏈融合和無障礙的資本互通。尤其落實到具體的行業和產業層面,需要下硬功夫。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曾強調,中國和東盟十國的資源稟賦、發展水準和產業結構都不盡相同,在東亞產業鏈當中處於不同位置,互補性大於競爭性是非常突出的特點,雙方合作潛力巨大,這為雙方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廣闊前景和空間。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則提出亟待改進的方面:如中國與東盟雙方貿易中第一大類產品是電子產品,但其分工主導權是在中國和東盟區域外的跨國公司。在這種被動分工合作背景下,世界電子產品市場一波動就會直接影響中國與東盟貿易額。

中國與東盟雙方產業合作的進一步規劃、組織和銜接,如紡織、鋼鐵、機械等領域,需要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商協會的有效對接,雙方的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亟需更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未實施在“自貿區概念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行動需要快速展開。

事實正是如此,只有儘快加強雙方行業對接和產業合作,才能形成中國—東盟自貿區新的生產力和對外競爭力,才能有效銜接雙方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計畫,使雙方產業結構調整在自貿區這一廣闊領域更有效進行,促進本地區產業升級,減少自貿區內盲目競爭和改變雙方行業合作粗放狀況。

東盟:更加注重穩定

在今年3月《亞太日報》社長俱孟軍對柬埔寨首相洪森的訪問中,後者曾談及他對東盟合作模式和未來的思路。其中穩定與可持續是東盟各國的核心關注點。

洪森以歐盟模式為例,表示,歐盟的合作走在東盟的前面,但歐元區陷入歐債危機之後,就有必要對其模式進行反思。這是東盟各國領導人或研究者正在考慮的問題,並且密切關注歐債危機的解決路徑。

洪森表示,在東盟的合作平臺,先以鞏固東盟加1(中國)和東盟加3(中、日、韓)為起點,把10加1和10加3建設成為真正的核心力量。“不能過急。如果過快地擴大範圍,不僅不能前進,反而破壞了東盟的角色,失去了東盟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東盟的當務之急是實現2015年東盟共同體,通過縮小新舊東盟成員國的發展差距,鞏固現有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和其他合作夥伴關係。

在東盟共同體的框架內,政治安全共同理事會、經濟共同理事會和社會文化共同理事會三大路線是目前正在推進的。在已定的優先合作領域內,東盟各國更習慣“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讓合作可持續,不為以後留下難點。

下一個十年 中方“糧草先行

對中國與東盟的下一個十年,中國已前瞻性地提供了政策和資金支持,東盟則首先著眼於打通體系內部的障礙。在產業層面,民間投資“出海已逐漸成加速之勢,東盟已成為國內企業“走出去的重要一環。

在本屆論壇上,中國駐東盟大使楊秀萍列出了接下中國與東盟後續合作的具體舉措:2015年,東盟共同體將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力爭完成談判;東盟將制定後2015年東盟共同體願景,中國與東盟也將啟動制定新一期合作行動計畫。

為繼續幫助東盟共同體建設,中國將向東盟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支持雙方開展務實合作;為東盟欠發達國家縮小發展差距提供30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向東盟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未來3年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支持中國—東盟自貿區經濟技術合作。

楊秀萍表示,中國對東盟的這些支持是真心實意、實實在在、說到做到的。東盟共同體建成後,中國與東盟將分別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七大經濟體、前兩大發展中經濟體。中國與東盟並肩發展、加強合作將具有更加深遠的區域乃至全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