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与男性的薪资差距3年来首次呈现缩减趋势:2019年,中国城镇就业女性的平均薪酬为6995元,同比上升7.7%,薪酬均值为城镇就业男性的81.6%;男性的平均薪酬优势从2018年的27.7%降至22.5%。然而,性别薪酬差异的缩小并不是由于女性的整体薪酬水平得以提升,而是薪资分布结构及离散度发生变化所致。
这是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中得出的结论。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后,BOSS直聘在报告中指出,近七成的男女薪酬差异是由于求职者自身特征差异造成的,其中,职位、行业和工作经验是直接影响男女薪酬差异的主要因素。
职位是导致男女薪酬分化的最大原因。相较于男性更多地从事技术、销售、工程等回报高,但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或体力消耗大的岗位,女性趋于从事行政、运营、市场等相对稳定的岗位。但随着企业性别多元化程度的提升,以及女性职业发展意愿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得以在更多岗位一展抱负。报告指出,2019年排名前15的高薪技术岗位的人员构成中,女性占比虽普遍不足30%,但有约六成岗位的女性比例出现上升。其中,担任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工程师的女性占比较前一年分别提高了5.8%和3.6%;相较于2018年,该岗位女性比例的自身增长幅度更是接近20%。
此外,女性在企业中也不再局限于从事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强,且易被数字化替代的职位。BOSS直聘在调研中发现,2019年,中国女性在高管类职位中占比超过25%,较2018年提高了0.4%。其中,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女性比例达到51.8%,较2018年提高了1.1%;而担任公关总监、行政总监、法务总监的女性比例也较2018年提高了0.6~1个百分点。
由于行业之间的收入存在差距,男性和女性所从事的行业分布也将影响整体薪酬结构。数据显示,除专业服务外,女性从业者多集中于教育培训、广告传媒、文化娱乐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平均薪资均显著低于以男性为主导的互联网、电子通信和能源等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TOP15薪资差异最高的二级行业中,医疗业的性别薪酬差异达到38.4%,连续三年都仅次于重体力工业产业。
这是因为在医护人员中,薪酬较低的护士岗位以女性为绝对主体,收入水平更高的手术科室则以男性为主。好消息是,随着细分领域的垂直深化和产业格局的快速扩大,健康医疗行业正迎来黄金时代。除了行业整体收入提升以外,女性在医疗行业的就业范围也从护理服务、医药服务等基础职位向制药研发、医疗器械设计等高薪岗位转移。
性别薪酬差异随经验增长持续拉大的趋势仍在延续。据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工作经验超过15年时,男性和女性在2019年的薪酬差异已扩大至36.4%,在3年和10年这两个阶段呈现出较明显的转折点。婚育在女性的工作投入度和职业生涯的转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随着女性在职场中参与度和贡献力的强化,整体状况正逐渐改善。
除了职位、行业和经验等影响因素外,教育因素也正在为中国女性提升个人能力和眼界、获得更多选择和机会、进而缩小薪酬差异做出巨大贡献。据调研,2019年中国职场女性的教育回报系数为0.051,这意味着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5.1%。而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女性,获得企业面试邀约的概率也比本科以下学历的女性高出1.7倍,这也侧面印证了提高教育水平能够提升女性的职场竞争力。